晴時多雲

經濟曙光在望,何以失業率仍居高不下?

馬英九總統執政一年,百姓的痛苦有增無減,但執政者卻自我感覺良好,拚命吹噓政績,明明是自棄主權、外交休兵,向中國俯首稱臣,卻辯稱新政府用一年彌補過去失落的八年,「看不到犯什麼重大錯誤!」至於未見起色的經濟衰退,馬政府不但未因六三三政見跳票而向人民道歉,反而以股市上漲自豪,說什麼「我們現在感覺到信心逐漸回來了」,還安慰民眾「曙光在望」、「苦日子再撐一陣子,第三、四季會有顯著改善。」而昨日為了營造馬政府執政週年股海歡騰的景象,竟然大力放送利多,導致股市小漲,由此吹牛打破了所謂五二○股市必跌的魔咒。

坦言之,馬政府執政滿一週年,不但未如其所言彌補「失落的八年」,反而創下許多負面的紀錄,例如經濟負成長、失業率創新高,恐怕未來無論任何人執政,都不可能做得更差,因而此種紀錄不但空前也屬絕後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政績奇差無比的執政者,引來台灣南北八十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理應下詔罪己,深切反省本身的過錯,卻反其道而行,竟然只以股市上漲沾沾自喜,而對實體經濟的改善束手無策。這樣的政府所作所為,無非只是表面工作,只想贏得短暫的掌聲,而不願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做事。

其實,馬政府施政最為人詬病者,乃是經濟與主權,經濟猶在谷底徘徊,毫無起色,主權則是自我退縮,無條件奉送給中國。在經濟方面,股市上漲乃是全球共同現象,非台灣獨有的傑出表現,馬政府以此為政績好轉的證據,實乃愚民之舉。世界景氣何時翻轉,絕大多數經濟專家並不看好,皆認為短期內未見復甦跡象,何以全球股市竟能走出一段強勁的反彈波?其推升的動力在於資金行情,而非基本面的改善。資金行情係來自全球政府為了挽救經濟,支撐金融市場,乃向市場挹注大量資金,此舉能否救起經濟,仍未可知,但已造成資金氾濫,加上利率處於歷史低檔,使得資金大量湧向股、匯、房市,尋求更高的獲利機會。此舉果然造成股市上揚的走勢,台灣金融市場亦隨之熱絡。

馬英九就任後,不到半年,股市即由九千多點掉至三千九百多點,換言之,台股即便從去年底的三千九百多點反彈至近日逾六千五百點,幅度達六成多,投資人依然損失慘重,而馬政府主政下的經濟仍然疲弱不振,氣若游絲。證據之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日前公布「二○○九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排名掉落十名,由去年的十三名降至二十三名,而標準普爾的報告亦指出,一旦經濟衰退期拉長,台灣主權評等最糟可能連降五級。證據之二,馬政府所謂第三、四季景氣可能好轉的說法,其實是一種誤導。此因經濟成長率通常是以年增率作比較基準,也就是今年第三季、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是要與去年同期相比,而去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負一%,第四季是負八.四%,比較基期如此低,今年第四季經濟成長要轉正,並不困難,而且即使轉為正成長,若未超過八.四%,實質上都還是負成長,仍未達到馬英九接任前的經濟水準。

如上述之分析,股市近期的上漲,純粹是資金行情所致,在馬政府主政下,經濟基本面並無任何改善,但馬政府以此作為政績,配合御用媒體的炒作,意圖拉抬個人的滿意度,乃有近日馬英九施政滿意度大幅揚升的民調,大量出籠。易言之,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所追求的目標,只是個人與其班底施政滿意度的提升,但對提振實體經濟之類的長期扎根工作,既無對策也無耐心。其實,經濟若真有好轉跡象,民眾恢復信心,企業廠商應會擴大投資,招攬員工,如此一來失業率便會出現明顯改善的數據。何以經濟曙光在望,失業率卻仍居高不下,失業者依然找不到工作?總之,一個不及格的政府,竟然把金融泡沫的假象當成重大成就,而不願努力改善經濟基本面,甚至批評政績明顯較佳的前政府執政是失落的八年,如此厚顏無恥的政府,還有三年任期,真是台灣人民的不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