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進黨應當面向社會

◎ 陳儀深

若干本土社團對民進黨、對蔡英文仍有信心危機,但批評者應該根據事實、合乎邏輯,否則反而會損害自己所欲維護的價值。當民進黨內部已達成相當程度整合之際,外界卻有部分意見領袖仍以過去的「成見」看它。民進黨克服之道唯有拿出實績。

五一七活動的結果,可以號稱六十萬的台北遊行人數,顯示訴求與動員相當成功,蔡主席在遊行前夕發表「我不要我的國家淪落至此」的文章入情入理,並密集接受媒體專訪,功不可沒;五一八晚上在凱道再度聚集旺盛人氣,眾天王簇擁著蔡主席出現在現場直播的電視畫面,面對拉起「不救阿扁就不離開」布條的歧出訴求,蔡主席以溫柔而篤定的口吻重申:民進黨的立場是要聲援、維護陳前總統的司法人權,「不會讓你們孤單」,同時說明民進黨此次遊行的訴求是保護陷入危機的台灣,若要讓社會認為民進黨是可尊敬的力量、讓社會認同民進黨的訴求,請大家帶著信心與熱情「回家去吧」。

民進黨經過九○年代的「轉型」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選舉黨,竟能在兩千年拿下政權,很難說這是一條錯誤的路線。至於八年的執政「成也阿扁敗也阿扁」,省思這一段得而復失的執政歲月,是正在做也應該做的功課,難道阿扁是不可檢討的嗎?然而當國民黨和藍色媒體利用扁案刺激深綠民眾,當阿扁確實受到不公待遇的此刻,民進黨確實需要一個立姿中正、就事論事的領導人。

總之,民進黨說話的對象是整個台灣社會,不是只有深綠民眾。且看五月十八日某報頭版刊載的民調,說有五成民眾認為馬政府的兩岸政策「無損我主權」!吾人固然對這樣的民調數據有所保留,但當今台灣社會高度分歧是無可否認的現實。民進黨要找回信心、要走出敗選的陰影,證諸此次的集會遊行,蔡英文的風格實有其優長之處。(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