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想起「港股直通車」

◎ 黃元富

所謂「港股直通車」,就是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開展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方案》,開放中國散戶資金自由投資香港股票。二○○七年八月下旬宣佈,從八月二十日至十月十一日,中國內地資金外流到香港證券市場五千多億人民幣(不包括地下管道外流資金),也把港股推上三萬點。十一月初中國總理溫家寶宣布暫緩,港股應聲創有史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波段累計下跌達四千點;上海股市也創九年來的最大單週跌幅。

這是歷史資料。台灣投資人應注意的是,據中國國務院研究室、人行研究室評估,開放之第一個月,內地資金外流一兆之中,「屬官方和國企中資者,佔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至十月中旬,資金外流已達到三兆到四兆,其中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經香港流向歐洲、美國。簡單而言,中國資金外逃風暴隱然成型,是港股直通車被迫叫停主因。

台灣媒體以「台股直通車」解釋這兩個交易日的噴出行情,是不是也該仔細思考「港股直通車」的歷史教訓,說停就停的中資,會把台股帶往萬點天堂還是地獄套房?

(作者任職投顧公司)

◎ 邱莉莉

與中資正式連結的後遺症有二:中國牽累和中資炒股。

引進中資就是意味著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層面提高與中國的實質連結,逼使台灣和中國連動發展,連動的負面影響,可不僅止於過往台商在投資上依附中國所帶來的經濟縛手效應,它還將代表著擁有進步文明的台灣,將逐漸在各生活領域備受包括中國人治國家形象、處理政策應變能力遲緩等包袱的拖累。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中資內裝其實和連動債性質無異,對台灣人來說,中資是風險極大的合夥對象,迎向中資可說是賭上台灣國家評等的賭博性投資。

我們更擔心的是,金管會目前所定的「中資入股管理辦法」,只想片面約束中資「買」股票,根本無法遏止中資「炒」股票。生根台灣的優良企業有可能遭到中國刻意放空打壓,在股價上被壓抑,另方面浮誇不實、與中國聯結的企業,卻被中國政府指示要拉抬股價,則股票市場反映企業經營體質、競爭力的功能將蕩然無存。

(作者為民進黨籍台南市議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