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解讀馬英九現象 告別扁連宋時代

■李美涓

一齣不可逆轉的時代大戲正開始上演 - 告別扁連宋的時代大戲。是好是壞,劇情將會無情地走下去,並因此引動民進黨內的血戰。

台北市長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後,不少人感到害怕,害怕他會贏得二○○八年總統大選。但馬英九其實並不可怕。論人格,這位帥哥政客的自戀與色魅取向,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比政績,持平而論,馬英九在台北市府六年的執政表現很平庸,根本不能和北縣時代的蘇貞昌、高市府時代的謝長廷,或是北市長時代的陳水扁相埒。

論政治領導力,馬英九雖是媒體寵兒,卻從來就不是願景型人物,別說對台灣的未來提不出什麼重要的看法,就連中國國民黨如何處理本身的認同危機與定位危機(這次的黨主席選舉沒有碰這個問題),也說得不清不楚。

但馬英九有一項特質,讓他們的對手們感到害怕:他的時代代表性。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意味著該黨下任總統候選人已經產生,二○○八年大選賽局隨之啟動。這個不可逆轉的事實,標誌著一個巨大的時代趨勢已經啟動 - 從今以後,台灣政局開始上演「告別扁連宋時代」的大戲。

扁連宋三人的糾葛與衝突,支配著過去五年來的台灣政局。五年的迷失歲月下來,泛藍的選民對連宋兩人打從心裡厭煩,而泛綠的選民對陳水扁則不再有任何期待,並且很傷心地認清民主進步黨政府既不民主而且還很退步。

至於中間選民,要講政治?省省吧。

台灣歷史在歷經這「失落的五年」之後,首次出現一個罕見的沈默共識:除了扁連宋三人和身邊那些靠他們享權獲利的少數人之外,整個社會都希望早一點甩掉這三個人,因為三人對台灣的未來已無任何正面的意義。現在的扁連宋,對台灣只有過去式的意義,而且是不堪聞問的過去。

這才是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的真正意義:不是馬英九多棒或多有未來性,而是人民對扁連宋三人已經厭煩到不行。最近半個月來的「馬英九現象」,反映的不是馬英九這個人如何如何,而是人民要求(扁連宋三人)歹戲不要再拖棚的集體心情。

正因為「馬英九現象」代表著啟動「告別扁連宋時代」的列車,所以連戰和宋楚瑜及其側近相當害怕馬英九,害怕到公開力挺同樣代表舊時代的王金平,謀求阻擋歷史大流於眼前。其結果,不消說,輸到有夠難看。

正因為「馬英九現象」代表著啟動「告別扁連宋時代」的列車,所以民主進步黨陣營內部也很緊張。只是,他們比較痛苦,他們知道「告別扁連宋時代」的列車已經開動,但他們沒辦法趕陳水扁下車,而且必須繼續讓陳水扁開車,而這輛車永遠沒有自己的方向,哪裡有鎂光燈就往哪裡去,並且到處對著攝影機亂鳴喇叭。

因此,民進黨人的真正恐懼,與其說是馬英九,不如說是陳水扁。但陳水扁的任期還有將近三年,他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一半責任在他自己(和他的家庭),一半責任在民進黨內的派系鬥爭。這兩大問題在未來都會繼續惡化,隨著下台日期的逼近,陳水扁會對自己的權力更加敏感,並更加溺愛他那不可被溺愛的家人;而隨著大選日程的逼近,黨內的反扁焦慮感與派系鬥爭也只會更加激烈。

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民進黨人和陳水扁攤牌的心情將更為熾熱,而黨內的派系鬥爭,也將更為激烈。到最後,所有人終將發現,告別扁連宋的時代大流,沛然莫之能禦。(作者為大學講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