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進黨要以台灣為優先方能滿足人民對它的寄望

民進黨昨日舉行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在遭逢縣市長、立委、總統三次重大選舉挫敗後,如何透過權力改組、黨章修訂與改革,以及重申堅持台灣主體路線,凸顯奮起的決心,乃是此次全代會討論的焦點。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致詞中痛陳,新政府以主權的讓步,換取兩岸表象互談及包機觀光等不確定的經濟利益,導致台灣主權面臨前所未有的危險,因此,民進黨必須善用過去執政經驗,扮演好監督制衡角色,絕不能袖手旁觀。蔡主席如此莊嚴沈痛的表述,既嚴厲批判了新政府的無能,致民眾淪落痛苦深淵,更展現民進黨徐圖再起,解民之困的恢宏大志。

此次民進黨全代會是「重回在野,從零開始」的起點,此際黨的威信與形象陷入前所未見的谷底,不僅執政八年的政權再度落入藍營手中,國會、縣市長席次均只剩寥寥數席,幾乎不具有左右政局的影響力。此情此景令人萌生無比感慨。然則,民進黨暴起暴落、樓起樓塌的過程,絕不能視為一黨的家務事,因為藍營重回執政後,竟然一筆抹殺本土政權所推動的本土化與台灣化的努力,在認同上,去台灣化,復辟大中國意識形態,在政經走向上,則全面向中國傾斜,並且逐步去主權化,局勢之惡劣已如蔡主席所言,「台灣主權面臨前所未有的危險」,因而最堅持台灣主體路線、代表台灣人民意志的民進黨之浮沈,便不再是一黨私事,而是攸關二千三百萬人的安全與福祉,必須嚴肅看待。換言之,未來的藍綠之爭,已非政黨的對立,而是台灣維持獨立自主,抑或不戰而降,走向終極統一的角力,若民進黨不能奮起,台灣將岌岌可危,前景黯淡。

二千年政黨輪替,民進黨首度執政,本土政權的士氣達到頂點,本土化與正名運動如火如荼展開,扭轉大中國與威權的架構,一掃人民心頭上的陰影。台灣似乎已是台灣人民的台灣,更是一個建基於命運共同體的主權國家。今年政黨再度輪替,民眾本以為只是常軌的換黨執政而已,孰料竟是一次國家走向的大逆轉,新執政者透過經貿的西進傾斜,企圖將獨立的台灣帶向終極統一之路。而此種逆轉的背景,亦極其可悲。

馬英九主政二個月,無力應對通膨惡化與股市下挫危機,對治通膨,竟採擴大內需,於飆漲不止的物價,無異火上加油。對台灣消費萎縮,股市跌跌不休,竟圖引進中國的資金予以挹注。包機直航、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開放十二吋晶圓登陸、鬆綁投資中國上限等,皆其所謂振興經濟良方。然而,事實證明這些政策實際上都造成「去多來少」,只是讓台灣更加失血不止。更嚴重的是,為了達成中國觀光客、包機直航的目標,馬政府自暴底牌,導致籌碼盡失,被中國玩弄於股掌之間,被牽著鼻子走,從此不敢堅持台灣主體性,對中國不斷妥協,對內則自我矮化,台灣主權正一步一步瓦解。馬政府治國無能窘境,在短短數十天內畢露無遺,因此被民眾看破手腳,滿意度竟然腰斬,約剩三成,馬英九從「萬人迷」淪為「千夫所指」,掌聲變成訐譙,執政的正當性備受質疑。

民進黨沈淪後,幸運的,迅速又有了再起的機會。民進黨在危機中,亦看到轉機的降臨。不過,吾人必須坦告民進黨,這個奮起機會是建立在多少民眾的淚水與痛苦之上,因此民進黨再出發,不能只在意政權的得失,以追求世俗名利為目標,應該要以捍衛二千三百萬人的安全與福祉,以及台灣主權為職志,在台灣利益優先的前提下,尋找一條台灣永續生存發展的道路,才能滿足台灣人民對它的深切寄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