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門戶洞開替中國創商機

本週五,搭載中國觀光客首發團包機即將來台,從三二二勝選至今近三個半月,這幾乎是馬英九先生亟欲、所能實踐最大,甚至唯一的競選政見,不少國人不免對此懷抱「萬靈丹」的期待,以為兩岸包機一通,經濟、和平都可以由天而降、迎刃而解;但是隨著時間的接近,真相開始益發浮現,昨日台北股市在府院聯手應急、猛藥直灌之下,依舊難挽頹勢,終場繼續以黑作收,莫非敏感的市場已經預見「七月四日」實已形同魔咒,將是「以中救台」牛皮漏風、幻影破滅之時!

股市是執政信心的溫度計,指數的起伏,可以觀察多數投資者對未來政策願景與投資收益預期的總體判斷;府院在週末假日一連三天開會,馬先生也被迫上「第一線」聽取財經首長報告,在一片政策作多下,何以廣大股民仍然躊躇不前、觀望濃厚?對馬先生由熱烈期待轉為「聽其言,觀其行」,恐怕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具備萬全的準備,未必克竟其功,但缺乏充分的準備,肯定距離成功遙遠。七月四日包機直航,是馬團隊上任前、就職後全力大打廣告的施政要項,為了兌現這張只關係一人顏面的支票,新政府匆促應命,從談判、規劃、籌備,到即將上路,一路跌跌撞撞、步履雜沓,亂象盡收國人眼底,此一操作大忌,已令主政者的執政能力近乎破產。

負載著不可承受之重的兩岸包機首發團,無一不是為開而開、配套不足的真實縮影。首先,三天後就要登場,區區六百名中國客試航名額,直到昨天傍晚才終於湊齊,勉強免於開天窗尷尬;「馬上」榮景尚在天邊,相關航班卻至今仍在變動中,由華航從台東飛往南京的首航班機,因無客可載,臨時取消,首航日雙方首發對飛的八個航次,由台往中共六班,由中來台者僅二班,證實了「出大於進」的最壞劇本。

細究機場落點,對岸僅選松山、桃園二地,台灣花費人力、設備成本大開八口,卻有六口等無人客,不僅如此,八口中的松山、桃園、花蓮、台中、馬公、高雄六口將送出台灣旅客前往中國,落實了去對岸比國內旅遊更便利、實為中國拚經濟的夢魘,更遑論台東、金門兩地機場的完全缺席、形同虛設,究竟還有多少經濟效益?

被中國控管的中國客,已經確定只搭中國航班,台灣航空業期待的中國客源化為烏有,台灣賺不到中國錢不打緊,還得承擔只能空機回台、所謂「蚊子包機」的雙額成本,原本被視為獲利集中少數的航商,也成海市蜃樓,為了馬先生的支票,只好寄希望於後市,虧本生意咬牙照做。

台灣門戶洞開為中國創造商機,過去每年四百萬人次訪中規模預估將因此加倍,然中方卻在肥水不落台灣田的把關上動作不斷,包括中國政府遲不公佈團體陸客赴台旅遊辦法,令中國攬客旅行社無所依循,首發團旅客的入台證因此無從及時辦理;對於來台旅客人數,即使胡錦濤點頭、海基海協兩會白紙黑字協議一日三千人,但中國國家旅遊局昨日卻公開表示,實際來台人數將由「市場機制」決定,一個並非市場經濟的國家侈言市場,稍早三千人將縮水的傳言因此明朗。

馬先生所謂「經濟優先、意識形態放兩邊」的曲意奉承、百般配合,甚至不惜以去主權作為傾中貢品,何以換來的是利得不成比例的政經雙輸、人財兩失,面子與裡子全數奉送中國?原因只一,認敵做父、錯估對手,以為善意、休兵可以求得對手仁慈的一廂情願使然。

一位領導者,以這種只賠不賺、以台挹中的方式經營國家,敏感的股市投資者怎會未看破手腳?因而即使政府基金護盤,不改一蹶不振之勢。馬先生及其團隊若不儘早從此錯誤道路脫出,台灣要付出代價恐怕將很難到此為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