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清廉保證什麼?

■ 郭峰淵

自從馬總統就任以來,清廉成為最重要的執政口號。但是翻遍管理叢書、理論都找不到清廉這兩個字。

實際上,清廉是封建時代的道德觀念,現代管理學則強調成本效益分析。所以當一個管理者面臨著(A)成本三百元效益七百元或(B)成本四百元效益一千元的決策時,他應該根據有限的資源來選擇A或B。

但是在清廉原則底下,不管是選擇A或B,都是不道德的。一個講究清廉的中國老闆,反而會要求成本三百元來達到一千元的效益。換言之,老闆藉清廉之名來進行壓榨。相對的,員工則因為無法達成而作帳、撒謊。清廉的結果是上下交相賊,可不可悲!

其次,清廉會壓縮了企業創新研發的空間。例如,承辦這次總統就職典禮的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就表示,「值得欣慰的是,在有限經費……我們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從現代知識經濟的角度這是非常阿Q的。畢竟,在以創新為基礎的知識經濟裡,利潤過低的企業又如何投資到研發之上呢?這不正是台灣企業無法轉型為知識型企業的主要原因嗎?

還有,記不記得民進黨執政時要求便當要低價,典禮不能送花,搞得農民大遊行?當今的世界經濟面臨「停滯型通膨」(stagflation),現在清廉的馬政府又在玩同樣的遊戲,雖然得到「道德清高」的掌聲,會不會把台灣經濟搞垮呢?

更糟糕的是,清廉創造了無跡可循的貪腐。清廉政府經常是「省小條開大條」,受害的是社會最弱勢的階層,受益的則是既得利益者。現在馬政府一方面喊清廉,一方面又要擴大內需,這就令人想起台灣很多的城市,路燈的數目比家戶數還多的亂象。為什麼?因為在台灣,官員怕民代,如果縣市議會什麼都要,而官員又要很清廉,那政府只好以這種鋪橋修路、裝設路燈等來擴大內需。反正,這些都是有利人民的好事,也是特權獲利的檯面下管道。這不就正是黑金治國的台灣嗎?

但是還有更大條的。記得馬總統還是台北市長時,不是有一個耗費三十多億,卻看不到效益的無線網路計畫嗎?越是想要清廉的政府,越可能從事這種「虛幻的偉大」的投資。大清帝國不也就是因「船堅砲利」而亡國嗎?

的確,政府不應浪費、官員不應貪污。但是錯誤的政策,即使是清廉,也比貪污更可怕。

(作者為中山大學資管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