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海軍中尉談對等

■ 郭翰霖

眾所矚目的「胡吳會」日前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落幕。國民黨黨主席吳伯雄先生強調此行「成果豐碩」,因為兩岸停滯已久的對談與僵化的氣氛似乎隨著中共高規格接待、承諾贈送熊貓與持續復談盡釋前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方在會談時所呈現的角色定位是什麼?中共是否會因此和我方展開「對等談判」呢?

可惜的是,只要稍微對中國歷史有研究,就不難發現中國從未和鄰近國家「對等談判」(除非該朝代積弱不振),甚至連「對等」都不可行!古時候在中國周遭國家不是南「蠻」、北「狄」、西「戎」就是「羌」、「氐」、「羯」,名字遭到矮化也就算了(不是蟲就是畜生),只要誰膽敢不納貢稱臣,高喊萬歲,那麼中國便會不計代價兵戎相見,詩人一句「連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已是道盡其中的悲哀與愚蠢。歷史文字工作者楊碧川先生指出,早在國民政府初播遷來台之際,兩岸已私下進行協商,然而唯一雙方談不攏、也不能退讓的條件就是兩岸地位的對等。時至今日,倘若在對等的前提之下前往中國協商,只怕中國那些貴賓級的接待、和諧的氣氛就會成為絕響了吧!

黑格爾曾云:「歷史並不會重演,只有愚人才會重演歷史。」在我們想要維持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時,也不要忘了參考黑格爾這句話。(作者為現役海軍中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