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社評論﹚文教主體是固民主、護主權的黏著劑

◎ 李川信

四百年前的一六二四年,台灣因荷蘭、西班牙的統治,搭上大航海時代的列車,躍進世界舞台與文明接軌。鄭氏、清領時期引進漢文化,日本時代帶來東洋文化,殖民的歷史軌跡,加上固有的南島文化,豐富台灣文化的樣貌。

多元文化的台灣,透過尊重與包容,兼容並蓄,又因台灣文化協會、議會請願運動、民主前輩的付出,累積了自由民主的基因,因而孕育自由民主的台灣。反觀中國單一性的「中華文化」,因國族意識、制度基因而形成專制獨裁體制。台灣少數族裔不應昧於事實,想獨尊「中華文化」,企圖弱化台灣本土文化及認同,而變成中國文教統戰的協力者。

中國國民黨依政黨比例,推薦七名課審委員,名單果然很「中國」。區桂之、段心儀、周祝瑛、吳武典等統派色彩強烈,經常在中國官媒,美化中國,惡批台灣。片面扭曲教改,台灣明明是多元文化,卻情勒式批執政黨「去中國化」,台灣的教育經不起這些人惡搞。

看到新北市三個高中生舉著五星旗表示「希望台灣省長賴清德能在二○二五年前,讓台灣回歸祖國」的影片。我們應嚴肅面對,台灣高中生為何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祖國」?這證明台灣的國家認同及主體文教有待深化。

近年屢屢破獲退伍將領、軍人淪為中國統戰幫兇,更有接受中共指揮成立組織,伺機摧毀台灣。明明共機、共艦不停擾台,且不惜武力犯台,已是典型外敵,但軍中思想教育課程猶在強調「黃埔建軍、筧橋精神、中華錦繡河山」,敵我意識模糊,如何負起保衞台灣土地人民的重責大任?

二○一四年三一八太陽花運動,興起「天然獨、天然台」,試想沒經過歷史記憶的洗滌,怎能形成強韌堅定的國家認同?小草的冒出就是一例。無恥政客「空嘴哺舌」、妖言惑眾的散布「綠色恐怖、民進黨獨裁」,居然有人相信,這恐怕是對台灣真實歷史一知半解,可見傳承歷史記憶落實轉型正義有多重要。

美國開國先賢潘恩的真知灼見:「獨立自主是常識,不把國家命運交給別人才是天經地義」。文化是生活的連結,科技貿易使國家富強,文化教育讓國家偉大。落實文教主體,形塑國家一體,亦是鞏固民主、守護主權的基石。

(作者是台灣北社前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