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國蟒蛇戰略的自我反噬

◎ 廖明輝

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引述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報告,回答立法院針對中國若以「蟒蛇戰略」封鎖台灣,及「隔離」與「封鎖」之間差異的質詢。顧說,台灣海峽是全球經濟命脈的關鍵運輸通道,每年承載超過二點四五兆美元的全球貿易,約占全球海上貿易的五分之一。中國若封鎖台海,禁止所有國家機艦進出台灣管轄港口、機場或海岸線,就是交戰行動,國軍將進入應急作戰階段,也都有因應計畫。

CSIS於今年在「中國實力」(ChinaPower)網站多次發表系列文章,探討《中國如何隔離台灣》、《中國如何封鎖台灣》及《台海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前兩篇闡述中國透過「非入侵手段」,利用「隔離」與「封鎖」等策略施壓台灣。「隔離」是指由中國海警局及中國海事局執法部門,主導控制台灣周邊海域的交通;而「封鎖」則由中國軍方主導,大幅削減進出台灣的交通流量。這些行動被視為「蟒蛇戰略」,目的在不直接軍事入侵之下,逐步壓縮台灣的戰略空間,最終迫使台灣屈服。第三篇則強調台灣海峽在全球經濟的關鍵作用,並分析台灣海峽若遭封鎖可能引發的廣泛影響。

台灣海峽若遭封鎖,影響最深國家是日韓兩國,其經濟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且能源和原材料供應路徑都通過台灣海峽。據CSIS報告,二○二二年,日本三十二%的進口商品和二十五%的出口商品、韓國三十%的進口商品和二十三%的出口商品均需經過此海域。日本工業高度依賴中東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封鎖台灣海峽將導致供應短缺,進而使日本工業生產大幅下降。韓國的高科技產業亦賴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任何封鎖都會造成產業鏈中斷。此外,台灣海峽的封鎖還會對全球科技產業造成嚴重影響。

而封鎖台灣海峽,連中國本身也將面臨嚴重的經濟損害。中國的經濟高度依賴穩定的全球供應鏈和航運路線,台灣海峽作為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通道,對中國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據CSIS報告,中國每年超過一點三兆美元的進出口貿易須經過台灣海峽,包括大量能源、礦物和金屬。該航道若遭封鎖,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中國可能面臨金融市場衝擊,美國及盟國制裁及其他連鎖反應帶來的嚴重經濟後果。

綜上所述,中國若想透過封鎖台灣海峽達到政治目的,自身也將付出沉重代價。因此,中國最可能採取的戰略就如前美國國務卿萊斯日前所警示,中國可以許多選項對付台灣,而未必要占領台灣,更可能藉著施壓,促使台灣產生親中政府,再慢慢侵蝕台灣的獨立性,直到讓台灣看起來像香港。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