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少子化的最高點 精緻教育的起點

◎ 蔡田

少子化風暴襲捲教育現場,日趨嚴峻,教育部近期公布的「一一三至一二八學年度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國小學生數預計至一一八學年將跌破百萬,一二八學年降至七十七.九萬人。從今年的新學年算起,未來十六年,國小學生平均每年約減二.九萬人,若以每班廿九人計算,每年將減少達一千班,這是可怕的數字。

少子化的負面影響還會逐年遞延至國高中和大學,有媒體報導預估將有四十所大學面臨退場的危機,面對這波減班關校的嚴重衝擊,教育部應未雨綢繆,端出妥適的因應對策,讓少子化的影響降至最低。

大量減班甚至廢校退場,造成的影響既深且廣,然筆者聚焦在「促進精緻教育」及「校園人事老化」兩項,盼教育部察納雅言,將少子化的危機化為轉機,讓校園永續發展。

國小學生人數驟降,正是促進並實施「精緻教育」的良好時機,教育部應有超前部署的前瞻思維,逐年適度降低班級人數,可以向先進歐美國家看齊,每班人數從現在的廿九人降至廿人左右,這有兩大好處,第一是減緩對現有教職員工的衝擊,其次因人數減少,老師了解的深度和照護的廣度得以增加,無形中提升班級教師的教學與輔導效能,過往龐大的班級人數讓國小教育宛如「雜貨店」,未來降低人數的基層教育應朝「精品店」邁進。

其次,因少子化緣故,校園出現新人進不來的現象,特別是近一兩年,各縣市大量補齊代課教師缺之後,勢必更嚴重,校園裡「舊人出不去,新人進不來」,生態變成一灘死水,筆者建議倣效日本,規定老師在一所學校任教一定年資後,務必要尋找鄰近或心目中理想的學校進行遷調,讓校園有新老師調入,才能有蓬勃發展的契機,日本能,台灣為何不能?

呼籲新任教育部長,誠懇踏實面對此問題,拿出智慧和勇氣,規劃妥適的少子化對策,讓危機變轉機,校園不因少子化而受害,且能因禍得福,讓小學教育朝精緻與多元活潑的目標前進!

(作者是國小退休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