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剖析桃園市三項婦幼政策

◎ 邱宇健

桃園市長張善政在選前提出「婦幼六善好」政見,包括成立婦幼局、產後憂鬱心理諮商、凍卵補助,張善政執政已年餘,婦幼局像拼裝不良的雜牌車,產後憂鬱心理諮商執行率低下,凍卵補助更有圖利廠商之嫌。

翻開桃園市婦幼局一一三年施政計畫,有一大部分抄自婦幼局一一三年度婦女福利施政計畫,而這個婦女福利施政計畫,只是把原本社會局的婦女福利施政計畫移撥過來;婦幼局搶著把涉及醫療的凍卵補助從衛生局移撥過來,不知為何卻把關懷未成年少女懷孕的「未滿廿歲懷孕服務及後續追蹤輔導方案」留在社會局兒少福利科。

婦幼局的「產後憂鬱心理諮商計畫」號稱全國創先,首年經費編列二千萬元,原預估心理諮商部分將服務三千人,實際接受心理諮商僅一九八人,今年補助增加到三千五百萬元,結果首季執行率僅二.四%;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長張芳維醫師指出,國外研究指出,女性在意外懷孕至人工流產前,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有生育規劃的女性高出二.五倍,且女性因意外懷孕要人工流產前,四十–四十五%的女性會出現焦慮症狀,廿%則有抑鬱症狀,但桃園市「產後憂鬱心理諮商計畫」的服務對象卻偏偏獨漏人工流產婦女。

凍卵補助也是號稱領先全國,但凍卵原本只是為了讓罹癌的婦女先接受化療、電療,才把正常卵子先凍起來,且台灣唯一的凍卵使用率數據,出自台大醫院婦產科團隊二○二二年發表的研究,從二○○二年到二○二○年,十八年間共六四五名女性在台大醫院凍卵,平均使用率僅有八.四%,最後活產嬰兒只有廿一人,換算下來等於凍卵人數的三%,所以台大醫院婦產科團隊研究主持人陳思原醫師直言凍卵補助效益太低了。

更令人質疑的是,張善政提出政見時,人工生殖法修正案尚未提出,依現行法令,只有不孕夫妻才能進行人工生殖,單身婦女、同性夫妻即使凍卵也不能使用;坊間人工生殖機構把凍卵美化成「留下幸福好孕」、「未來的美好禮物」蠱惑女性凍卵,為自己賺進大把鈔票,卻不告訴女性凍卵後,想要解凍成功受孕生產有多困難!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強調,台灣現在要談凍卵補助還太早,桃園市居然去年四月就開始補助凍卵,今年凍卵宣導費用甚至有六百多萬元,比實際補助凍卵的三百多萬元還多,婦幼局甚至宣傳凍卵是「時間定格,讓愛延續」,根本是變相鼓勵婦女凍卵,有圖利九家和桃園市簽約的人工生殖機構的嫌疑。

張善政的婦幼政見或許本意良善,但兌現成為政策時,畢竟是花市民的錢,請勿讓少數人得利,忽略了真正需要的市民。

(作者是桃園市市政研究學會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