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這才是元首應有的高度

◎ 洪增得

一九五○年代,胡適先生留在對岸的兒子發表對胡適的批判文章,胡適先生受訪時回應:「比言論自由更基本的自由是沉默的自由,中國人連沉默的自由都沒有,我的兒子做的是一個最好的證明。」江南的蔣經國傳也曾記載,當蔣在蘇聯留學時,亦曾於中俄交惡之際在報刊發表詆毀父親的公開信。當今日再檢視這些過往事件,一般人應該不會去苛責這些身不由己公開罵老子的兒子們,而是譴責背後的影武者。在極權地區才會有的這種人倫不幸,提醒我們,能生長在自由的國度裏是多麼值得慶幸。

近日,一些前往對岸發展的台灣藝人之政治表態言論,引來不少國內民眾不滿。賴清德總統受訪時表示,對這些在他人屋簷下承受壓力的藝人感到不捨,又替他們緩頰說「口這麼說,心裏不一定這樣想。」他並希望國人體諒他們身不由己的苦衷。

對賴總統之回應,除了逢綠必反的在野陣營外,一些台派媒體人及意見顉袖亦有人頗不以為然,甚至說「那將置走上街頭的十萬人於何地?」

我個人相當認同東吳大學陳方隅教授的看法,他肯定賴總統以溫暖柔性的方式來回應此事,認為賴總統的回應正是具有總統的高度。

回頭看當年胡適先生與蔣介石,為父者對言不由衷的兒子應該只有心疼與不捨而非責難吧!相同地,賴總統的體諒之說,不也正是放下政治意識型態,設身處地替赴海外謀生者的困難處境著想之恤民表現嗎?我覺得這正是元首的高度。

最可笑的是,有卸任的元首竟透過發言人,對現任元首的恤民談話尖酸刻薄地說三道四,說「什麼時候說『我們中國人』需要被原諒?」難道他不知道,這些藝人需要被體諒的真正原因是「表態言論傷了家鄉同胞與廣大歌迷們的心」嗎?誰又會像他一樣,是一個「在選舉時說自己是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長大的台灣人,訪美時告訴美國政要說自己是台灣總統,卸任後卻又跑到對岸去哭哭啼啼認祖歸宗,前後不一,毫不臉紅」的黑白郎君呢?

(作者是國營事業退休員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