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國陽
台北啤酒工場一塊彈丸之地大家搶,學校想要、建商想要,吵成一團,爭論不休。
台北啤酒工場真的有大到可以分割,一邊是工廠,一邊是學校?台北啤酒工場真的是多餘的存在,早該掃入歷史灰燼?
先說前者。分割後的台北啤酒工場,一邊是啤酒文化現場,一邊是大學校區,因啤酒文化而來的觀光人潮前呼後擁,在此上學的學生同場進出,真的適合?
再談後者。除了全世界四大啤酒節場域──青島、捷克、慕尼黑、札幌,連華盛頓州、德州和越南都在磨拳擦掌,發展啤酒觀光。
身為台灣四座啤酒廠的母廠,生產的啤酒蜚聲國內外。酒廠一九一九年成立,日治時期的五株啤酒酵母菌「菌瑞」仍在運作。有異於各國使用的不鏽鋼糖化槽,所用的四座德製第三代銅製糖化釜,全世界僅存十座,且唯一繼續生產。誠如郭瓊瑩教授所言,「從活產業、活歷史保存與永續的觀點,已是站上無價的制高點了。」
今日的台北啤酒工場,難得一見的百年活古蹟。二○○○年時,民團竭盡心力才從長安國中校地分割聲中搶救下來。政府去年卻推翻前議,欲將部分歷史建築與廠房用地撥為學校用地。
文化活古蹟和學校發展不可得兼,校地可重覓;北市最不缺的就是大樓,建地可以另選。台北啤酒工場,全世界唯一的存在,斷她一臂一足,毀了就毀了。只要場景還在,未來嶄露頭角的機會就愈多。
台灣這麼年輕,古蹟上得了世界級檯面的迄今不到半個,哪容我們這一代這樣揮霍?!
(作者為台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