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論》東亞情勢的年終回顧

◎楊甦棣(Stephen M. Young)

對台灣和東亞其他地區來說,即將結束的這一年動盪不安,二○二四年可能也不會有太大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華盛頓、北京、東京和台北,未來一年國內政局和外交政策之間的交互影響。

習近平 從咄咄逼人政策中暫時撤退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一月十五日舉行的高峰會,為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設定力求穩定的基調。在加州這場氣氛僵硬的會談中,兩位領袖原則同意為不斷惡化的雙邊關係劃設底線。在經濟低迷、與大多數亞洲鄰國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這代表習近平這位威權主義領袖已經默認,他需要從咄咄逼人的區域政策中暫時撤退。

11月13日至17日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請求美國總統拜登為中國經濟提供9千億美元(28.4兆台幣)的援助資金。(法新社)11月13日至17日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請求美國總統拜登為中國經濟提供9千億美元(28.4兆台幣)的援助資金。(法新社)

拜登彬彬有禮,但態度堅定,他要求習近平緩和對台灣和其他區域參與者的霸凌政策。然而,這種暫時緩和的局面能夠維持多久,還有待觀察。習近平也許希望,明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能夠產生一個更容易馴服的對手。

短期而言,中國發生變革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中國有許多值得集中心力應對的國內問題。但就像大多數的獨裁者一樣,習先生似乎只執著於自己的政策排序,或許是在南中國海的虛假領土主張,也可能是在自己的國土上對少數族群的嚴酷鎮壓。

除非發生驚人的轉變,否則北京仍將是一個樂於在政治和軍事上挑戰鄰國的專制國度。這一點,只要隨意檢視中國常態性提出的多項領土要求─通常是基於站不住腳的理由─即可一目了然。崛起的中國試圖限制或掠奪鄰國的主權,周邊國家對此都有長久且痛苦的記憶。

儘管北京在言辭和軍事上不斷施壓,台灣依然持續繁榮茁壯。習先生不斷叫囂要將台灣納入其威權統治。事實證明,面對東亞其他國家和國際社會幾乎鋪天蓋地的譴責聲浪,他還是毫不手軟地壓制新疆和西藏等邊境地區的任何自治作為。對於北京在這些地區的關係而言,未來不容樂觀。

南韓與日本 緊張關係有所緩和

相對而言,東亞地區一個令人振奮的跡象是,南韓與鄰國日本的緊張關係總算有所緩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首爾似乎認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日本對朝鮮半島和東亞其他地區的殘酷佔領─仍然是改善雙邊關係的頑固障礙。同樣地,越南、印尼、緬甸和印度等國家,現在也似乎更為關注來自威權中國的迫近威脅,而不是繼續喋喋不休地怨嘆古老的歷史冤屈。中國需要認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已經是老掉牙的歷史了。

日本的政治發展軌跡更令人鼓舞,東京現在更願意鞏固與台灣的堅實關係,儘管這種關係是非官方性的。與此同時,東京正在修補與南韓的歷史恩怨,並且願意投注心力,強化自身的防衛和軍事投射能力。

現在讓我們轉向美國政治。拜登總統及其國政事務團隊,在亞洲安全問題上立場堅定。然而,二○二四年最大的問題是,拜登先生是否能夠贏得明年秋天的總統大選。這場選舉事關重大。如果美國選民願意讓拜登繼續執政,我預期我們在東亞地區環環相扣的諸多利益,將會有極高程度的連續性和穩定的政策承諾。不過,美國的選舉總是難以逆料。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可能會帶著他的許多不滿和怨恨重新掌權,為華盛頓的亞洲政策帶來新的混亂和動盪。

美明年大選 結果攸關亞洲政策

事實上,如果川普能夠順利解決他的多起司法訴訟,重新入主白宮,一切可能都將陷入不可知的境遇。我從來沒有覺得川普先生認真看待國際議題。他衡量一段關係的標準,是對方對他奉承到何種程度,無論對方是世界領袖,還是自己執政團隊的成員。在任期間,他逐漸疏遠大多數願意為政府服務的嚴肅外交政策專家。

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就是一個例子,但這類遺憾一次又一次地重複上演。因此,二○二五年第二屆川普政府的慘澹前景,可能會給美國國內和國際政治製造新的混亂。若有再次入主白宮的機會,川普可能會與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權位的二流政客為伍。這可不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發展。

美國大選與台灣的利害關係尤其嚴峻。川普從未對台灣人民或政府表現出任何理解或讚賞。即使川普先生在社群媒體上大放厥詞時,肯定是使用台灣製造的晶片,但他對於台灣在數位領域的龐大影響力,缺乏基本的認識。毫無疑問,川普當選將是美台關係逐漸降溫的預告。

國會或許可以緩和這種看壞的走勢,尤其是如果參眾兩院之一,最好是兩院都由民主黨掌控多數席次的情況下。即使是國會的共和黨人,也普遍支持與東亞建立密切關係,尤其是與台灣。台北和它在國會山莊的許多友人,對此居功厥偉,因為他們造就了對東亞地區,尤其是台灣的長期跨黨派支持。甚至在蔣介石獨裁統治時期也是如此。隨著這個島國轉型為民主治理,這種支持只會變得更為強勁,歷久彌新。

賴清德、拜登若勝選 正向發展

在未來的十四個月內,台灣和美國都將舉行關鍵性的全國大選。倘若一如預期,賴清德副總統接替蔡英文女士,拜登也順利贏得白宮的第二個任期,一切應該都會朝著正向發展。否則,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惡化。國民黨的勝利可能會使其對台灣海峽對岸的龐大鄰國,恢復一種更為順從、不敢批評的態度。而一旦川普先生重新掌權,他的復仇行動也可能會在美國政壇掀起波瀾,甚至影響國際關係。

總而言之,美國的總統選戰,以及東亞地區不斷變化的動態,都值得更密切地關注和擔憂。我最期盼的是,美國可以謹慎而明智地應對東亞的眾多挑戰,尤其是防止中國冒險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為我們與太平洋彼岸的朋友開闢新的區域合作願景。

過去七十年來,我們在東亞地區經歷多場戰事。未來的政策可能會傾向於建立一個由友邦和盟國組成的聯盟,明確警告一旦他們遭受敵對勢力侵略,對方必將面臨慎重但尖銳的回應。

未來的亞洲社會將更加開放

我是一個天生的樂觀主義者,因此我可以預見,未來的亞洲社會將更加開放,政治和經濟交流將會更加密切和友好。我們已經鞏固了做為太平洋兩岸支持和穩定之錨的信譽。如果我們能夠堅持這種路線,我們的友邦和鄰國,以及我們國家的青年男女,未來將是一片光明。如果老一輩無法應付我們在東亞面臨的挑戰,這些年輕人恐將被迫付出慘重的代價。

楊甦棣(Stephen M. Young)楊甦棣(Stephen M. Young)

(作者楊甦棣,二○○六年至○九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一○年至一三年擔任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