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幻象戰機空防地位 來到轉折點

◎ 張延廷

國內輿論最近大量討論幻象戰機機隊是否應升級,甚至以美製艦載機取代,正當台海空防必須突破以往僵化模式,必須用全新的思維佈局方能符合我國更趨吃緊的防空需求。畢竟我五十四架老舊的幻象機一直未性能提升、妥善率差、飛行成本昂貴、零件取得困難、維修耗時、防空效能有限,在空防任務吃緊的當下,都必須嚴肅面對。

台灣本島與周邊可用空域狹小,而現代空戰已進入視距外武器接戰特性,空對空接戰僅在數秒內即可定高下。半世紀前以F-104戰機在海峽上空高速攔截的情境已不復存在,廿年前用幻象取代F-104的概念亦已物換星移,隨著現代防空指揮管制系統更新換代,國防建設必須詳細考慮經濟成本,若繼續維持昂貴卻不符效率的軍備會使國防預算更形吃緊。必須適時汰除已有性能代差的戰鬥機隊,改用性能高於愛國者III型的戰區防空飛彈,採取綿密部署,配合美軍同步空情預警,則是可考量的未來防空戰備建軍之道。

歐洲先進國家的軍備採購一向配合其貿易平衡與經濟競合考量,例如一九七○年代比利時向法國購買幻象五型戰機,及至歐盟時代,同屬北約成員的希臘向法國採購「飆風」戰機也都基於此理。畢竟歐洲有自己的軍售法則,他們在相同的經濟結構體中長期相輔相成,甚至相互糾葛,卻不影響歐盟的整體利益。但這種高度資本主義化的邏輯和文化並不適用我國,一如過去就與法國磋商軍售不僅耗時費神,還每每處於被動地位,受制於法國原廠的各種藉口,在目前國際軍備皆以買方市場為導向的前提下,不平等的軍售不應再發生於我國。

法國研製幻象III用於高空高速攔截,藉以在國際軍備市場抗衡美國的F-104和前蘇聯的米格廿一戰機,等到一九八○年代線傳飛控技術普及後,是用電腦修正低空飛行穩定性,讓幻象戰機能擔任高空目標攔截和低空對地實施戰場阻絕,所以才配備機載機砲莢艙,刻意設計卅公釐規格的機砲以區隔其他系統,讓美製廿公釐、蘇聯廿三公釐無法相容,法國想壟斷這個口徑的世界軍備市場,卻也限縮了裝備的共通性,亦使運作成本大幅提升,不符經濟效益。

日前印尼決定購入卡達的幻象戰機,與法國本身使用的型號相似,任務模組亦比台灣版幻象要高一檔次。十年前希臘挹注重金提升其幻象二○○○EG戰機,全部射控雷達和任務電腦都換成新品「湯普生」多功能雷達,但狀況不佳,稍後亦購置「飆風」戰機取代。同樣,埃及的幻象也是性能提升到一半,就被法國慫恿購改買「飆風」,這些都是幻象性能提升的失敗案例。

印度幾年前曾有意接手台灣幻象,但在獲得新式「飆風」戰機後就絕口不提,英國在獲得「颱風」戰機後,只使用六年就因維護費太高而封存,我國老舊的幻象機隊因妥善率差,使用成本太高,在國防預算吃緊的當下,是到了必須檢討的時候。

(作者是前空軍中將副司令、清大榮譽講座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