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兩岸論述清晰 才能聚焦民生經濟

二○二四總統大選主要政黨推出總統參選人,民進黨與國民黨亦在兩岸議題進行攻防。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批評︰「遺憾看到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接受九二共識、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侯陣營則回稱,「侯友宜從未公開說過」,並指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時,公開承認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賴對此已數度強調,這是延續蔡英文總統的「四個堅持」,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不必另行宣布獨立。相較賴清德的明確回應,侯友宜對於九二共識,不說要或不要,維持模糊,外界認為是為了繞開燙手山芋。然而,這在黨內與黨外,反而掀起更多議論。

侯陣營面對質疑強調,台灣歷經政黨輪替,已是民主的常態。言下之意,台灣既是民主國家,選舉應多聚焦民生、經濟。話雖如此,但侯陣營仍應正視,自一九九六年台灣實施總統直選以來,每逢大選,中共必然傾力介選。從文攻武嚇到認知作戰,乃至滲透社會基層,意圖扶植親中勢力。我們的選舉,難以擺脫中共的干預。作為主要政黨的總統參選人,就有責任說清楚對中國的政策、包括對於兩岸關係的定位,乃至我們與美國、日本等民主盟邦的未來合作關係。惡鄰中國虎視眈眈,台灣民主要推進深化,絕非順遂坦途。對於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等附和北京說法,倘若模糊以對,刻意不採取態度,外界仍會疑惑,侯陣營是否因選票考量下,暫時閃避,甚至迂迴對北京政治表態。

台灣在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國民黨穩定執政,當時的兩岸論述,兼顧主權與民主,也讓國民黨與他黨競爭,具有優勢。曾幾何時,國民黨推出的總統參選人,竟無法在這方面侃侃而論。箇中關鍵,或如長年研究台灣政治與文化的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投書所言,曾經反共的國民黨被貼上「親中」標籤,起因二○○○年淪在野後,二○○五年國共領導人見面。之後二○一五年「馬習會」,更加坐實親中形象。加上未能迅速對應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導致總統選舉再度敗選。現在的國民黨「正面臨如何處理親中形象的困難抉擇」。這個困境,也在侯友宜身上看得非常清楚。明知九二共識在台灣,早已遭到國內主流民意所唾棄,但面對黨內保守勢力與中共的雙重牽制,侯不敢公開反對九二共識,於是形成「從未公開說過」的特殊回應。與其歸因侯友宜過去較少涉獵兩岸議題,更真切原因在於國民黨仍深陷親中泥沼難以自拔,在此刻主要民主國家抗中氛圍下,只能選擇閃躲且維持曖昧。

美國台海政策過去被認為戰略模糊,並對兩岸採取雙重嚇阻,防範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但這幾年為了因應北京對印太區域的嚴重威脅,以及避免台海擴大失衡,美國等民主國家對中共的態度日趨強硬,美國民主黨籍的拜登總統不僅延續前任共和黨籍川普總統的抗中路線,進而公開表達美軍會防衛台灣的立場,近日召開「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亦重申台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G7成員國連續三年以具體行動表達對台海的重視。民主盟邦對於台海情勢的變化採取日益清晰的態度,不容民主台灣遭受威權中國的侵犯。面對友邦聯手捍衛台海和平,明確告誡北京勿越雷池,要競逐未來總統的主要政黨參選人,豈能視若無睹,他國助台態度清晰,我們總統參選人反而模糊,國際社會將會如何看待。

侯友宜代表國民黨參選,國民黨又被九二共識牢牢綁架著,所以,侯並無法因為繞過這項提問,而能切割。此刻,世界衛生大會於瑞士日內瓦召開,北京再度以蔡政府未接受九二共識,阻撓台灣參與。不過,美歐日等民主國家挺台發言則更勝於以往,甚至在大會裡與中共代表言詞交鋒,聲援台灣。蔡政府也與民主盟邦有更多密切合作的機會。國際參與問題,亦考驗未來國家領導人,是接受中共設定的一中框架,還是堅定站在民主陣線,對外路線如何抉擇,都未見侯友宜提出觀點。此外,國民黨規劃侯赴美訪問,台海議題是重中之重,更不可能用「侯侯做代誌」來應付。侯陣營希望把選戰節奏拉回國內民生經濟,對執政黨強力批判。但恐應先把兩岸論述說清楚,講得不具體,或問A答B,外界會更想打破砂鍋問到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