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看見習近平四個不安

解析中國新發布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統一白皮書

◎ 楊宗岳

中國於環台軍事演習結束後,發佈了新的對台政策白皮書,這也是繼1993年與2000年後,中國所發佈的第三本對台政策白皮書,也因此受到外界關注。

中國此次公布的白皮書與以往白皮書的重大差異在於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於國際環境的判斷與認知,中國政府的任何涉外文件發佈都會基於中國對於當前國際氛圍的判斷,此次的白皮書刻意強調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刻意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進行了歪曲的解讀,這與過往白皮書強調的中國一個中國主張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有所不同。

其次,2000年的中國有自信統一的時間表在自己手上,因此白皮書強調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上,甚麼都可以談判,採取比較軟性的基調。此次的白皮書強調一國兩制方針,台灣只剩下兩制方案的探討空間,對台灣的態度與表述明顯強硬。

第三,在涉外空間上,過往白皮書強調對於外國政府與台灣的經濟文化交流不持異議,此次卻以經過中央政府批准可在台灣設立官方機構,這部分的表述明顯也比以前強硬。

這份白皮書是習近平掌權以來首部白皮書,總結了習近平對台政策的思維,根據媒體報導,北戴河會議於8月初舉辦,此份白皮書在北戴河會議期間發表,應該是習近平對黨內各勢力展現自己對台灣政策的全面思想,但我們反而是從此份白皮書當中,看出了習近平的不安。

第一個不安來自於國際環境轉變已對中國不利,習近平掌權後的戰狼外交已經引起民主國家的不安,動輒制裁歐美國家產品與政治人物更引起各國不分朝野同仇敵愾的抗議,因為中國已經踩到民主國家的紅線。此次白皮書刻意批評有關國家背棄了對中國的政治承諾,代表著中國也認知到自己漸漸與大國距離變得遙遠了。

第二個不安是國際友台力量逐漸壯大,過往各國基於跟中國的經貿利益,因此在與台灣的官方交往接觸上都設有自己的紅線。如美國禁止高官訪問台灣,如今美國眾議院議長正式訪問台灣,日本的72體制也有所鬆動,與美國與盟友合作維持台海穩定成為日本國策。歐洲如捷克與立陶宛等國也不顧中國反對與台灣進行積極交流。

第三個不安是一個中國原則的空洞化,一中原則是中國與各國交往必設的前提條件。但最近各國對於一個中國原則或政策有自己的看法與主張。如立陶宛在台灣設立代表處,引起中國強烈抗議與譴責,但歐盟執行委員會認為此事不違反歐盟的一中政策,重申支持立陶宛立場。近日東協峰會上美國、日本、澳洲三國外交部長聯合聲明更提到了一個中國政策未變,但加註了「在適用情況下」(There is no change in the respective one China policies, where applicable)的但書。而8月4日G7國家外交部長與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發表的聯合聲明當中,也強調在適用的情況下,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從G7聲明與美日澳外長聯合聲明來看,主要民主國家對於一個中國政策的態度趨向一致,就是在某些條件下,各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而這個條件的詮釋取決於西方國家的認知,而非中國詮釋的一個中國原則,這也代表著中國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社會上的支持度空洞化。也因此中國在此份白皮書大力抨擊各國對於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扭曲解釋。

第四個不安是寄希望於台灣民眾的夢想恐落空,中國最常喊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此次白皮書罕見的點名民進黨批評,試圖把兩岸關係緊張責任推給民進黨。這代表著中國政府對於民進黨政府當前兩岸政策受到過半數民眾肯定感到不安,因此試圖用老招數將麻煩製造者的帽子扣在民進黨頭上,因為中國發現對台政策與台灣民心有著遙遠的距離,此次對台白皮書的語氣才轉趨強硬,但強硬的態度只會加深中國與台灣之間的鴻溝,這是習近平第四個不安。

習近平處於不安要素下,台灣更該理性審慎評估當前國際情勢,維持不冒進的戰略,以堅守民主價值為最高原則,因為當前國際社會已經逐漸形成台灣民主發展與各國的國家利益攸關,因此台灣更該扮演好負責任的角色,持續深化民主,讓台灣民主不斷向前,國際上台灣就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作者為智庫研究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