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侯友宜逆風初體驗

這幾年的藍綠白混仗,侯友宜避免踏入政治渾水,力守市政建設優先,遂在輿論上獲得高民氣。主政新北市,也讓他成為國民黨最大的諸侯,未必凡事聽令黨中央。四大公投,侯友宜與朱立倫保持距離。結果,四大公投四大皆空,侯友宜被深藍、韓粉視為戰犯,必欲去之而後快。不過,侯友宜老神在在,黨內大咖敢怒不敢言,反倒是他更上一層樓的傳聞不斷,雖然目前他的主題是尋求市長連任。侯友宜看來不像是驕傲的公雞,只不過,恩恩案風波,意外成了輿論逆風初體驗,恐怕連侯本人也始料所未及。根據一項針對新北市民的民調,六十四.四%認為恩恩案就醫延誤,四十四.一%不滿意侯市長處理該案的態度,這是侯友宜必須面對的檢驗。

新北市長侯友宜。(資料照)

作為地方首長,在國家認同、兩岸關係等面向,以市政優先當擋箭牌,言之成理。但,對於未來爭取大位的潛在人選,公眾的內心其實還是期待某種傾向性的表態,如何拿捏政治的朦朧美,而且讓內外的關注者都能接受,則是一門高明的藝術。當台灣民主已經進入表演兼表態的時代,偏重表演、迴避表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地緣政治快速變化,起手式決定成功的一半。二○一八,韓國瑜破空而出,卻敗在兩岸美中關係失衡,殊堪借鑑。或許,侯友宜認為,時間站在他那一邊,所以不急於表態。這種策略不無道理,柯文哲就是一個失敗的案例。他以素人姿態暴起政壇,又很快地流露出一種急迫感,清理弊案、市政建設尚未成績斐然,便熱中於雙城論壇、兩岸一家親,與主流民意漸行漸遠。二○二○,徘徊於要選不選總統,機關算盡反而被郭台銘擺了一道,留下必須張羅民眾黨的包袱。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造成侯友宜、柯文哲政治行情死亡交叉。侯友宜迄今不表態,就雙北競爭而言略勝一籌。

六都,在台灣的政治生態池,儼然成為國家上層領導的多元育成中心。不同於威權時代,秉承上意的地方首長,必須兢兢業業於縣市建設,才能獲得關愛的眼神,提拔到中央部會或擔任黨職。在民主時代,地方首長有志更上一階,便須在善盡本務之餘,開始思考並表達對國家事務的見解,讓全民在政治地平線看到他的高度。隨著人民主權觀念的深化,公眾人物的政治生命成長史,對選民決定賦與信賴的一票,往往不下於選舉時眼花繚亂的政見。目前,有些地方首長令人有所期待,有些幾年下來仍不脫安於一方的格局,決定性的因素在於他們本身。公眾人物的馬拉松,攤在所有頭家的眼前,這是一種開放性的競爭,也是台灣民主的日常,有志公職者必須適應這套遊戲規則。

侯友宜身為藍營中人,卻不屬於黨國權貴集團,沒什麼特別的身世背景,於是他為自己量身打造一種中間路線。這條路線是他的鋼索,一邊是他的公職歷程所聯結的國民黨,一邊是「平民藍」本土身分所引起的庶民想像。前者,警界紀錄有鄭南榕事件,從政之路與朱立倫有交集、與韓流涇渭分明,後者,曾任扁政府的警政署長。這些資歷說明,他有能耐游走在藍綠之間,但同時也承受著來自兩邊不同的疑慮。直到目前,與兩邊若即若離,侯友宜操作得宜。然而,可以想像得到,一旦他把眼光關注在新北市以外更高的上位,來自兩邊的明槍暗箭也是他的命運。決定的時刻終將來臨,侯友宜避得了一時、避不了永遠,因為台灣的政治現場已經沒有李登輝時代的空間,更何況他並不是李登輝這一型。

「朱侯配」,「侯朱配」,「郭侯配」,「侯郭配」,政治耳語此起彼落,顯示侯友宜已經進入二○二四的想像範圍。而那些耳語,總是以搭檔名單的方式出現,那些或主或從的揣測可以看出,一般仍把他歸類於藍營,但對其「正藍」色彩有所保留。對「正藍」來說,「血統」不純的諸侯責在守疆(選票),卻不容其有非分之想,一如王金平的先例,聽話是「院長」,不聽話是「黑金」。除了這種內憂,也別忘了對岸的幽靈盤旋在藍營的上空。至於正處順勢的綠營,接班梯隊已逐漸成型,與侯政治結盟的必要性不明,越逼近二○二四,敵我界線可能越分明。就此而論,二○二二地方選舉,會不會是兩年後藍、綠、侯關係的指標,值得觀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