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疫情看台灣遠距醫療

◎ 陳維恭

相信,疫情大爆發後,所有確診隔離者及被居家隔離者,最最難過的事,是被隔離在家後,立即陷入無法外出就醫或順利取藥的種種困境與無奈。

兩年前,當COVID-19疫情開始擴散,遠距醫療便成為先進國家,做為兼顧隔離政策與醫療人權的有利工具。事實證明,唯有遠距醫療,能同時解決隔離與就醫間的矛盾。因此,許多國家均加大開放的步調,大幅放寬過去對遠距醫療的種種限制,讓隔離者透過遠距醫療能即時解決醫療問題,降低非必要的就醫需求,間接地保存了醫療機構的戰力;同時也讓衛生行政單位,不會疲於安撫民眾或忙於安排就醫工具。過去兩年的COVID-19疫情,刺激遠距醫療之發展與運用,未來即便在疫情漸漸趨緩下,遠距醫療之運用,也將成為醫療服務的一種新模式與新趨勢

反觀台灣,遠距醫療之發展,雖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萌芽。但除偏鄉離島外,我們擁有最方便之就醫可近性與便利性。加上有最健全、覆蓋率最廣的健保制度。以至於,即便台灣號稱是個科技島,卻在遠距醫療發展上,比一些落後國家還要落後。其原因就在,「我們習慣的好,限制了我們更好」。民眾或醫界,普遍沉浸在就醫方便,醫療機構林立的氛圍中,以至於除偏鄉離島外,沒人認為遠距醫療有推動之必要,也無任何有利發展之空間與機會。

而包山包海的健保制度,一旦碰觸遠距醫療政策時,便懼怕會因民眾之濫用,變成另一個財務黑洞,重創已十分脆弱的財務結構。至於醫療機構,由於長期禁臠在健保總額制度下,同樣害怕遠距醫療,會破壞雖不滿意卻又十分習慣之醫療生態。而私人保險公司,則普遍認為民眾心中只有健保,遠距醫療之多元醫療給付保單,不僅法規不明,推動上恐怕也非易事。種種因素與慣性思維,讓原本應該是最有效的防疫利器,卻在台灣疫情最艱鉅時,起不了關鍵性作用。

如果這次疫情,能讓我們看到遠距醫療發展的障礙與盲點,能讓我們改變原本的慣性思維與態度,能將批評與無奈,轉換成促進遠距醫療發展與開放的動力。那麼,這陣痛或許還值得。相反地,若這些埋怨或缺失,在疫情過後,便灰飛煙滅或只淪為政治鬥爭的題材,那就十分可惜了!

(作者為台灣遠距健康策進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