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中國特色」十足的北京冬奧

一如去年七月東京夏季奧運,上週五北京冬季奧運開幕式我國代表隊進場時,日本NHK主播向觀眾介紹「是台灣」(台湾です)。NHK有此說明,是因為現場大會廣播稱進場的是「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而選手所舉的也不是國旗;NHK直稱台灣,既讓觀眾理解進場者來自何方,也形同為我國正名。相形之下,中國的中央電視台以「中國台北」相稱;《紐約時報》以「台灣代表團沒能在他們國家隊服上使用台灣的名稱、唱出他們的國歌或手舉台灣旗幟」,道出台灣在國際運動比賽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與屈辱。

台灣不能用正常名分,只是北京冬奧的諸多爭議之一。整體而言,這個國際賽事最大的爭議在其「中國特色」。主辦國的中國,人權紀錄極其不堪,在全球民主自由評比總列名末段,打壓西藏、新疆、香港人權,侵擾鄰邦,廣泛引發國際撻伐,也與奧運所標榜的和平、友誼不合。從而,全球有六十多個城市串聯,示威反對北京冬奧;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指責國際奧會漠視中國侵犯人權。

其次,冬奧場地是水資源短缺的地區,以大規模人工造雪充數,既強制當地農民遷移,比賽幾乎全用人造雪,招致有害環保生態的嚴厲批評。其間,武漢肺炎疫情未了,堅持「新冠清零」的政策導致外國人難以入境,冬奧安排以「閉環」、「泡泡」隔離方式進行,防疫監控程序嚴格,現場觀眾僅限受邀的中國居民。

此外,冬奧期間,北京嚴厲打擊異議人士,人權活動人士被軟禁在家,有些遭到關押,知名批評者的社群媒體帳號被封鎖,官方還警告奧運選手,抗議可能自找麻煩;荷蘭記者在直播中被保全人員帶走的鏡頭,尤令世人瞠目結舌。

正因如此,北京冬奧還未開張就爭議不斷。不僅歐美及重視人權自由的民主國家外交抵制,連贊助廠商也不敢過於張揚。大環境如此,儘管北京以第一個舉辦夏、冬奧運的城市自詡,與二○○八年的「百年奧運、百年夢想」相較,當年請來八十多個國家領袖政要、包括美國總統小布希出席,表演華麗的場面,已不可同日而語。

野心崛起且自信滿滿的習近平政權,顯然不在乎來自內外的批評。相反地,冬奧開幕式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廷比肩而立,尤凸顯中國藉此國際運動盛事,對內為其今秋中共二十大第三任期登基造勢,對外吆喝國際政要拓展中國勢力範圍的居心。於是,他與普廷開幕前會談,強調聯手對抗西方;會見九國領袖,共商一帶一路合作;也大宴各國政要,包括前蘇聯的中亞五國等專制國家領袖,排場令人側目,遭國際媒體以「習近平設的獨裁者晚宴」描繪。進而,習近平藉冬奧摸蜊仔兼洗褲,營造並展現其政治、外交勢力的居心,昭然若揭。

北京冬奧的屬性及演出如此這般,凸顯了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在開幕式所說的,把政治排除在國際體育之外,與安排維吾爾運動員點燃聖火一樣,偽善十足。事實上,巴赫在開幕式上向習近平鞠躬致意,就被指為「國際奧會的叩頭」,北京冬奧只顯示國際奧會為中國作嫁。其間,不僅巴赫被指立場親中,美國媒體的調查報導更發現,國際奧會多名主管和委員包括副主席柯茲,都與中國有密切的商業利益關係。有錢能使鬼推磨,中國一貫利用金錢和商業利益誘使國際政商名流入彀,北京冬奧再次發揮這一「中國特色」。

北京冬奧既充分展現「中國特色」,由四位運動員組成的台灣代表隊參與,必然引發爭議。開幕前一星期,體育署以防疫與航班因素宣布不參加開閉幕式,三天後卻以來自國際奧會壓力為由,改變立場。出爾反爾,當美國等主要民主國家出自人權普世價值執行外交抵制,我官方與「中華奧會」卻以實際行動選擇與中國站在同一邊;如此錯亂與妄為,如何期待在台灣遭到中國霸凌脅迫時,民主自由國家以實際行動力挺?

更荒謬的是,滑冰選手黃郁婷穿中國隊服亮相,被撻伐後猶以「運動歸運動」、「運動無國籍」自辯,且代表隊出場仍由其掌旗。類此錯亂,也出現在學術、演藝、宗教,甚至「國軍與共軍」的敵我不分,這是面對中國步步進逼的台灣,在奧運正名之外,更需要的價值重建與心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