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的Vannevar Bush在哪?

◎ 林基興

上月二十八日,立法院通過「科技部」改回舊名,但添加技術,成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1950年,美國創建「國家科學基金會」,只管基礎學術研究,非部會署之一,其首長非閣員。

1959年,我國師法美國,成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1967年改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

國科會審查與決定各部會署科技預算。但各部會署自有任務,例如,農委會需要發展農業科技,其「農業改良場」就負責稻米與蔬果等。農委會可自行培育人才,包括與教授合作。至於國科會,似乎不易插上手,因農委會最清楚自身任務,切身感最重,又需面對立委民代質詢。亦即,各部會自需努力科技,若交給科技部做,通常如「隔靴搔癢」,效率不彰。

其次,在國家科技經費分配上,大家搶錢,若國科會分配,則如「球員兼裁判」,因自己也爭預算,其自肥讓其他部會署氣結。

1979年,美國與我斷交,台海緊張。美國國家科學院前院長賽馳(Frederick Seitz)與德儀公司董事長哈格提(Patrick Haggerty,張忠謀的恩人),聯手找科技專家來幫助台灣,我國成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由李國鼎當召集人。科技顧問組接管科技預算事宜後,情況有改善。但當年,也遭遇國科會的抗爭,包括放話「國科會被削權」。結果,2014年,在兩立委「科技立國」倡議下,國科會升格為成立科技部。多好聽的「升格為部」,其實外行領導內行。結果,科技部後悔了,因球員兼裁判的特權不見了。

在美國,曾有人提倡「科技部」,但旋即被有識之士否決。美國科技預算由科技政策室與行政管理和預算局查核,優點是各部會自重(台灣是大家預算灌水因知會遭刪減),缺點是研發可能有重複(但也可能是優點,因難知哪一科技傑出或哪一部會採納)。

當前美國科技強盛,關鍵人物之一是傑出電機與行政專家布希(Vannevar Bush),例如,在二戰時,布局「曼哈頓計劃」。1945年,他寫了一份上呈美國總統的報告《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科學:無盡的前沿》,被譽為美國科學政策的開山之作,使得美國擺脫對歐洲基礎研究以及科研人才的依賴。我國也迫切需要這種高瞻遠矚的科技行政專才。

(作者為大學教授,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