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切莫落入中國疫苗外交陷阱

台灣自五月本土疫情爆發,僅二個月就將確診數壓到個位數;而武漢肺炎R0值(基本再生數)已連續一個月小於一,Rt值(有效傳染數)也小於○.五,是表現優異的國家。此外,疫苗覆蓋率本月底可望達到二十五%,七月二十六日解封有望。台灣快速走出疫情陰霾,值得欣慰,但是在中國及其協力者興風作浪之下,疫苗之亂似乎餘波盪漾,為政局與社會的安定埋下隱憂。

台灣疫情緩解,有人歸功於疫苗大量到貨及施打。但持平而論,施打疫苗並不會立即發揮阻絕病毒的效用。台灣能夠通過此次考驗,仍是靠著過去一年多的老方法;亦即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嚴格隔離、精確疫調、大量篩檢等。換言之,是民眾的高度自律與政府的正確防疫政策、執行力,共同創造了第二波台灣防疫奇蹟。另外,二個月前台灣雖然面臨疫苗荒,但在美、日大量贈送疫苗,自購疫苗陸續到貨,以及施打疫苗加速,疫苗覆蓋率已突破二十%。尤要者,我國採購、友邦援助、民間企業完成簽約者,加上慈濟採購案也能成功,則台灣將擁有約五千萬劑疫苗,足夠所有國人施打兩劑以上。因此,平心而論,疫苗採購已非當前迫切議題,然而,在野黨主席卻依然執意串連少數藍營主政縣市,提出申購五百萬劑BNT疫苗的要求,意欲何為,值得探究。

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在官民合作下,謹守德國「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三原則,成功為國人爭取到一千萬劑疫苗,應予肯定與感恩。然而,為何近日之非政府採購者皆不約而同指名BNT一事,恐怕必須由中國疫苗外交的大架構下予以檢視,方可察覺中共之謀台野心,避免台灣陷入其疫苗外交的陷阱而不自知。事實上,中國大力推動疫苗外交,係因其為全球病毒散播之元凶,為免於國際社會究責,乃提供或銷售中國疫苗給疫苗市場上的弱國,以凸顯其「善舉」。一方面為中國霸權塗脂抹粉,一方面則拉攏開發中國家,以對抗西方富裕國家。然而,中國疫苗外交的真正意圖遭美、歐、日等國識破,也開始對貧弱國家提供龐大的疫苗援助予以反制。美國總統拜登宣示,美國將成為民主國家的「疫苗軍火庫」,地緣政治的意義在此。

對台灣而言,中國的疫苗外交更是兩路夾擊,一路是以提供疫苗,誘惑我邦交國與之提升官方關係,甚至與我斷交,例如宏都拉斯、巴拉圭。但這種改變中美洲地緣政治的作法,遭到美國的抵制而功敗垂成。另一方面,則是利用中國上海復星集團擁有的德國BNT疫苗大中華區代理權,來對台灣進行政治操作。吾人之所以點出,國內的採購BNT潮暗藏玄機,並非指涉BNT疫苗不好,而是所謂大中華區代理權已經成為中共可資利用的一項武器,來製造台灣採購疫苗的障礙。首先,今年初政府與原廠的交涉中,中國在其中使力干擾,使得簽約新聞稿中不得見到「我國」、「台灣」,致使購買案告吹,即可了解這一道中國築起的牆,目的在於矮化台灣國格,分化官民關係。其次,德國BNT疫苗效用大大優於中國的科興、國藥,但中國卻仍未核准在其國內使用。眾所皆知,這是中國優先扶植國產疫苗壯大之用意;試問,在中國人施打國產疫苗意願不強情況下,若核准BNT在中國境內上市,恐怕科興、國藥早已被打趴,如何成為疫苗外交之重磅武器?而中國既未核准BNT,則上海復星大量即將到期之囤貨如何去化?當然就非陷入恐慌的台灣莫屬了。尤其,從旁鼓動台灣各界爭購BNT,成功則可以消化庫存;不成,更操作挑撥為政府從中阻撓,漠視人命。換言之,類似的採購案無論成功與否,中國均可坐收漁翁之利。

事實上,中國的疫苗外交成效有限,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效用不佳,很多普遍施打的國家皆面臨疫情再度飆升。再者,歐、美、日等先進國家,都已充分了解中國的疫苗出擊,乃是另一種型態的一帶一路、另類的稱霸,因此大力反制。而中國疫苗對台灣民眾幾乎沒有吸引力, 故而雖有藍白政客以人道理由為之背書,仍然得不到效果。但是,中共藉由台灣各界搶購BNT疫苗,則又發揮了某種程度的統戰功用。這是吾人憂心之處,國人也應明白這些背景脈絡,俾有助於了解中國疫苗外交之險惡,以及政府必須審慎以對的用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