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致富的特權+扭曲的正義=烏鴉之可貴

◎ 張勳慶

最近在財經界最轟動的書大概就是《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會這麼引人關注的因素,主要是作者群中有央行前理事,序文又是現任央行副總裁所寫,於是便有立委說這是下屆央行總裁角力戰提前開打,質詢目前的楊金龍總裁。

此種對政策發出不同專業見解的聲音,又用出書來傳達,從政府體制內來看,大多當成是愛出鋒頭的雜音視之;我們民族性又有面子和職場情誼的考量,所以大多不願為之。然而也就是因為這種「人在人情在」的壓力和束縛,讓原本許多可以討論、辯論和批判的聲音,只能透過媒體用小道消息去報導,當事人常常也得匿名。例如對央行前總裁彭淮南貨幣與低利率、匯率政策的不同看法,其實一直存在,就是個例子。

而此種聲音也發生在司法體系內,筆者日前購買一本由辭職檢察官吳忻穎所寫的《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書中把檢察官、法官、警察和媒體共構的當代官場嘴臉一一顯現,道出輕忽當事人手段,包含造假與吃案。這書可能也會讓許多現職者抱怨,指責作者一竿子抹黑一群人。

可是,若不是有這些烏鴉,政府政策會喪失煞車皮的監督力量。當央行內不同理事的看法,最後被多數棄之(當然也可能故意保持沉默),然後總裁拍板說了算,那是可能會製造出少數人致富的特權溫床,這一如民代能點土成金。就算用後見之明來形容這些離開體制者所寫的書,以國家屬於全民,政策更當透明,不公不義的社會現象和世代剝削,更是為官者研訂政策時當懸念心頭,對此種有話直說的敢言者,以及用自我學養專業去表達論述者,我們應當予以鼓勵,而被批判的當事人和政府體制,更當有肚量提出理性的開放討論見解,讓政府往後下決策時能不踩地雷又虛耗資源。

假若對此類理性批判和討論,官場中人仍用瞎子摸象或幼稚動氣去回擊,那往後走偏的政策和用人是會苦了百姓!

(作者曾任圖書館員,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