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綠蠵龜和漂流船哪個大?--台灣的海上交通安全管理還要加油

■陳彥宏

十二月十日「和信一號」在呂宋海域被發現了!

這艘載有三千噸矽沙的巴拿馬籍貨輪在十一月三十日遭遇八級浪十一級風的惡劣天候,於十二月一日在台中沙鹿外海四十三浬處翻覆,我們英勇的海巡還有搜救單位救回了七個人,連四具罹難者屍體也都撈運回來了。

十二月二日「和信一號」隨著海流漂到澎湖西嶼鄉小門海域。我們政府也很有效率的啟動「海洋油污染應變機制」,隨時因應萬一這艘船的二十噸重油、十七噸柴油的洩漏處理;同時也籲請漁民往來作業船隻隨時注意港務局所發布的航行佈告,避離廢船體;還有請船東趕快派員處理。

這樣的海難處理,其實應該說是很不錯了。但是,如果說這是我們台灣的海上交通安全管理,那就很被動、很不幸了!

首先,我們等著油漏出來才處理,在這個個案還算是說得過去的。但是我們等著恨不得趕快沉船結案的韓國船東派員處理,好像也是沒有搞清楚,這艘老舊船舶的價值和貨物價值。更可怕的是,我們竟然放著讓它漂,讓它威脅過往船舶的航行安全。想想,萬一撞上它的是一艘油輪或化學品船,那後果不知道多麼熱鬧?

二○○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一艘五萬噸級載著近三千部豪華轎車的挪威籍汽車船,在英吉利海峽碰撞後半沉於海中,而且還在設置有警示浮標的狀況下,不到三個星期間還有二艘路過船舶不慎碰撞到這艘船舶。我想,一定是天佑台灣吧!我們這艘理都不用理它的「和信一號」,反而都可以像幽靈船一樣的,自動躲過台灣海域的那麼多過往船舶。

問題的重點就在我們沒本事掌握這艘漂流船的動態,卻只能指望那個完全沒監控設備與船舶的「港務局」發布航船佈告,請大家自求多福小心航行!但是,如果沒有人告訴港務局「船」在哪裡,港務局能發出個什麼東西?

回顧二○○一年二月八日,一百二十噸的雙船體客輪「新龜山島二號」從蘇澳外海卅三浬處遇難,悠悠蕩蕩的開始漂流至少好幾十浬甚至百浬以上的路程,直到五天後,在基隆八斗子擱淺,才被發現。事隔快四年,「和信一號」也一樣從澎湖北部一路漂流幾百浬到呂宋才被路人甲發現,在它漂過台灣海峽的這十天期間,我們同樣的沒有掌握它的蹤跡。

我比較好奇的是,我們自稱是「科技島」的台灣,連綠蠵龜一路游到日本都有本事追蹤,連中國潛艦情資都能提供日本參考,怎麼會放著三千噸的砂石船「自由自在」的漂來漂去?我們自稱是「海洋立國」的台灣,怎麼會放著這艘翻覆的漂流船,像不定時炸彈般,威脅著每天數百艘川航台灣海峽的大小船舶的航行安全?

「和信一號」應該不會漂回來了!我只是想,如果以後不幸還有另一艘漂流船,如果我們還是一樣想不到更好的應變機制,那不如就把它當綠蠵龜一樣追蹤處理就可以了!

(作者陳彥宏╱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副教授、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