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攻陸飛彈的務實思考

◎ 宋磊

為因應共軍的威脅,國軍特別針對特殊攻陸彈種進行研製,未來除擁有美製的岸置魚叉飛彈、防區外增程攻陸飛彈、海馬斯火箭系統等,自行自製的攻陸彈種包括雄二E巡弋飛彈戟鋒飛彈雲峰中程飛彈等,但實際上,擁有攻陸飛彈可能仍無法構成強大嚇阻,原因如下:

中國幅員廣大,具有軍事價值的目標超過上千個,對台有所威脅的應超過百個,這尚不包括戰時的假目標,不宜假設數百枚攻陸飛彈即能對共軍形成強大嚇阻,流於輕敵之嫌。

另外,無論是巡弋飛彈或彈道飛彈,彈頭若僅配備傳統炸藥,對於敵軍的破壞有限,換言之,當國軍擁有射程超過上千公里的攻陸飛彈時,若無法針對彈頭的裝藥量或種類進行改變,對於共軍仍無法構成強大嚇阻力。

面對共軍威脅,比較具體可行的補救之道在於,增加相關彈種的生產數量,舉例而言,若每一款自製的攻陸飛彈的生產數量均能超過五百枚甚至更多,國軍將能擁有超過千枚的決戰境外飛彈,其對敵的嚇阻與摧毀將遠勝於傳統的戰機與戰艦。

國軍若能特別針對距離台灣一千公里以內的共軍目標,將更能有效的運用飛彈進行嚇阻/攻擊,畢竟飛彈射程增加必會增加相關的彈種成本,且對台具有威脅的共軍部隊仍在一千公里以內,在國防資源有限情況下,將攻陸飛彈的效益發揮最大才是務實之舉。

(作者為國家安全青年智庫政策組成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