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正式上任,挑戰接踵而來。俄羅斯的反對派領袖納瓦尼們,香港的民主派人士黎智英們,正在中俄兩個極權國家受難。這是拜登上任前,普廷與習近平給他的接風排頭。所謂的「俄羅斯是美國國家安全目前的最大威脅,而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這樣的區分有多大的意義?對這兩個硬敵,拜登的起手式,可能決定了接下來誰佔上風。我們所在的亞洲,許多國家的領袖都在拭目以待這個起手式。
近日,拜登政府人事,正在參院聽證,或許有些蛛絲馬跡。準國務卿布林肯強調,拜登政府將延續美國的對台承諾,確保台灣自我防衛能力,若中國膽敢對台動武,那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國防部長提名人奧斯汀亦稱,確保對台灣的承諾,支持台灣自我防衛。不過,他們的話好像也就點到為止。準國家情報首長海恩斯表示:在某些問題上,中國是個競爭對手;不過在氣候變化等其他問題上,我們會試著與中國合作。以上措辭,都比川普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略顯模糊,還看不出可能的行動抉擇。
初步來看,如果川普對台政策是「豪華版」,則上述聽證所透露的只能算是「基本款」,未來要看如何具體落實。習近平對川普說的,「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會不會由拜登實現?目前仍難斷言。執政初體驗,拜登的亞洲政策有兩個試金石,一個是香港,一個是台灣。假使,川普政府過去幾年對港台是「豪華版」,未來拜登政府對港台調降到「基本款」,恐怕不是令人樂觀的訊號。尤其是,具有國際條約與中國內政雙重性格的香港,一旦拜登政府把標準拉得更低,這堂課對亞洲盟友如何看待華府,可能才是拜登政府的棘手問題。
有一種骨牌效應裡,第一張是快倒的香港,不是因為北京對它這塊領土做了什麼,那是必然之惡,而是亞洲盟友對華府不論冷熱都無力回天,自然而然萌生的信任危機。第二張以後的骨牌,可能是澳洲、加拿大、印度、越南、日本、南韓等,台灣無疑也是其中的一張。如果真的發生骨牌效應,先後倒下的順序尚難預卜,不過,可以相當篤定的是,最後一張骨牌一定是美國。港台性質不同,但同樣左右亞洲盟友的疑信。一月二十日開始,倘若拜登政府也不願挑戰「既成事實」,導致別的亞洲盟友「菲律賓化」,習近平的機會就更大了。
趁拜登就職前後的暖身期,北京儼然要把香港料理完畢,同時抹除海峽中線、進逼台灣西南空域,形成拜登不得不吞下去的苦果,這叫做先下手為強。必須注意,香港、台灣不是單一個案而是一種模式,戰狼也用同樣的手法對付其他民主國家。批評香港、新疆人權狀況惡化又如何?有些民主國家,還不是跟中國簽署RCEP、投資協議?為了安撫中國,有些民主國家高喊口號,轉頭便把人權標準自動調降,以換取迫害者在貿易協議畫押。北京行為毫無改變,大家卻都簽了字,往後北京會改變嗎?當然不會!會改變的恐怕是民主國家談論人權的腔調。
政權交接前夕,中國官媒痛斥龐皮歐是「美國史上最差國務卿」。這位川普主義的圓桌武士,獲得敵人的最差評價,反而襯托出他維護美國利益、普世價值之功不可沒。布林肯在參院聽證表示,同意川普對中強硬的作法,但在許多方面不支持其方法手段。實際上,中國已經不是改革開放的中國,習近平也不是韜光養晦的鄧小平,川普政府的方法手段,已經證明打到習近平霸權夢的痛處。假使,拜登政府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川普政府的利弊得失,則其中國政策、亞洲政策不無可能跟著習近平的邏輯走。果真如此,四年下來,戰狼氣焰將更為囂張,戰狼的銳實力將更為銳不可當,而民主世界如同一匹匹羊送進狼口。
美國與民主世界正面臨考驗,民選總統的言論自由被封殺,民主世界需要對抗數位集權主義的領頭羊。而正式上任前,拜登念茲在茲的似乎主要是,新冠疫情和沉淪經濟的雙重危機。他會不會墜入「歐巴馬陷阱」,一如歐巴馬所言:若不是二○○八至二○○九的全球金融危機,在貿易議題上他對中國可能出手更重?結果,為了博取習近平的合作,讓戰狼又活過來了?包括堅守對台承諾,會不會遭到「與中國完全脫鉤不切實際」的稀釋作用?凡此,當然無法完全從幾場人事聽證遽下定論。不論如何,我們仍希望,新的白宮主人、新的參眾兩院,對捍衛普世價值有共同的方向,而新政府的策略確實比前任更能達到盟友也認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