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談台大「學習調整制度」

◎ 林進嘉

報載因校園頻傳憾事,台大學生會九日將在台大校務會議上提出「學習調整制度」,導入申請制度與學輔專員,讓患有精神疾病或有嚴重情緒困擾的同學,在學習受到嚴重負面影響、難以達成課程要求時,經由專員面談、評估,可以獲得諸如作業繳交期限延後、考試中途提供休息等學習調整措施,進而擁有平等的學習機會。

筆者認為此舉對相關精神疾病同學甚好,惟以目前社會對精神疾病認識不足,甚至污名化現象仍存在之下,若無配套措施,此制度將難竟全功。

臨床上,我們常遇到一些憂鬱症的學生,因情緒困擾而無法跟同學一樣學習,遭到老師、同學「另眼相待」,也常遇到學生表達輕生念頭,被說要堅強一點,結果使該學生更覺受傷(好像自己不夠堅強)。

故建議台大學生會,除了在台大提出「學習調整制度」外,應結合精神醫學界、心理衛生學會等專業團體,同時在校園發起兩項運動:一、「認識憂鬱症」,讓憂鬱症不再被污名化,讓大家知道憂鬱症患者是大腦生病,導致情緒調節出現障礙、對壓力因應能力失調,不是病人不滿足、不堅強、不努力,他們需要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親友支持,始可度過難關。二、「學習如何幫助憂鬱症患者」,讓全校師生在了解憂鬱症的症狀、罹病因素後,能學習如何以「同理、關懷、支持、不批判」的態度跟憂鬱症患者相處,進而創造出一個對憂鬱症學生友善的學習環境。

台大校園是最有條件優先推動這些運動的地方,如果推行良好,將可帶動各大學乃至中學效尤。這不僅是一個精神心理衛生教育,更可提升學生同理心的素養。這些具有同理心素養的學生將來進入社會,不管身在何處,人際關係將更和諧,也會為自己、家庭、社會帶來無限的助益。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