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播客vs廣播

◎ 邱元平

相較過往,今年的廣播金鐘獎出現了一個少見的流行語-Podcast(網播或播客)。從入圍名單公佈記者會上找來了知名Podcaster、頒獎典禮兩位主持人都有錄製自己的播客節目,到一些上台來賓都提到這個名詞來看,廣播似乎與Podcast密不可分?還是彼此就像這屆的主題-「對手」?

Podcast是一種透過手機收聽談話性內容的傳播型態,相較於傳統廣播有時間與地域的限制,Podcast則是網路原生,可隨選隨聽。雖然Podcast在歐美流行已久,但國內直到今年才出現爆發性成長。因為音頻節目創作比起影片相對簡單,吸引不少想要建立自媒體品牌的年輕人爭相投入。這種現象有點類似部落格(Blog)剛傳入國內那時。

部分媒體不僅報導了國內這股Podcast熱潮,也專訪特定播客(Podcaster),看在一些長期經營的電台與廣播節目主持人眼中,心中恐怕有點五味雜陳。畢竟一旦結合網路之後,廣播同樣可做到隨選隨聽,且不受時空限制。但為何後起之秀竟能如此受到媒體關注?而廣播卻似乎只有在政治人物上節目時才會被注意?難道Podcast真會形成一股從此淹沒廣播的新浪潮?

相較於Podcast大多為個人創作,一集廣播節目從電台企劃、主持人到來賓,通常會有較多角色參與及品質把關。如果用文字媒體比較Podcast與廣播,前者比較像個人部落格–想說啥就說啥,而廣播比較像綜合雜誌社。雖然在爭奪用戶注意力上,廣播正面對史無前例的競爭,但也早就具備議題規劃能力以及多元商業模式。所以廣播不至於被Podcast淘汰,就像電視與網路出現後也都未曾讓廣播消失一樣。

反而廣播業者正趁機在爭取一些全新聽眾,這群聽眾原本可能沒有聽廣播的習慣,甚至對廣播有「都在賣藥」的誤解。殊不知很多廣播節目本來就相當有深度,例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孫維新館長的第一本書,就是從廣播節目中的談話集結而成;而帶有溫度的「真人原音」也常能讓許多動人與勵志的故事,變得更加勵志與動人。例如本屆總統教育獎得主李文煥就曾受廣播故事啟發,讓他能從長期自我封閉中走出來,最後成為一名特教老師。

不過廣播電台在將自家節目放上Podcast平台時,仍得步步為營。因為在App生態系仍牢牢掌握在谷歌與蘋果手上的情況下,代表的是缺乏大數據以及難以建構自主廣告生態系。縱使選擇和國內本土業者配合,最終仍有可能變成是替全球網路巨擘打工,讓一個原本高度在地的文化產業,卻因數位化而失去獨特性,甚至限制了未來的發展可能。歷史殷鑑不遠,看看國內網路廣告市場有多少比例是被外國業者所掌控;而不久前YouTube從賣廣告進而賣無廣告的會員制,也無疑是對有線電視產業的再次衝擊。

除Podcast外,對岸火紅多年的音頻服務或所謂移動電台,在國內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與用戶,而本地原生業者近幾年也陸續增加。這一類服務通常會集結許多專家名人,經由自製或授權各種創作,透過App販售音頻內容。如果再用比喻,這類業者比較像在經營書店,而廣播則比較像在發行一本本雜誌,兩者市場或有重疊之處,但在類型、專長與訴求上仍有差異,或許更有合作空間。

不管科技如何發展,時代怎麼變化,聆聽依舊是能夠溫暖與改變人心的力量。只要能牢牢守穩這一點,持續堅持創作優質內容,相信廣播必能挺過每次大浪來襲。

(作者為聽界科技創辦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