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論》台灣要再等二十年嗎?

◎曹長青

七月一日,對中國人來說是個不祥的日子:八十六年前的這一天,共產黨在中國成立,今天仍專制統治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十年前的今天,香港「回歸」,成為共產黨控制的一部分。在全球一百二十九個國家都已民主選舉的今天,中國什麼時候會有自由,不僅對十三億中國人,對台灣的前途也是個關鍵,因為它是影響台灣政治的最大外部因素。

「星巴克咖啡」刺激不出民主

西方,尤其美國學界,對中國前途有兩種主要看法:一種以章家敦的《中國即將崩潰》專著為代表的「劇變模式」,認為中國嚴重貧富不均,民怨沸騰,或許會由於經濟動盪而導致中國崩潰。另一種比較佔主導地位的看法是「平穩模式」,認為中國持續經濟增長和開放,會產生中產階級,這個階層的民主訴求會增高,最後促成中國制度改變,實現政治自由。用前《紐約時報》駐北京採訪主任、現任該報專欄作家紀思道的說法,今天中國人已喝美國「星巴克咖啡」,當人們的咖啡選擇多於領袖選擇,政治變革則不可避免;有美國人把它稱之「麥當勞必勝」,認為「中國人吃的東西(漢堡包)跟我們越來越像,他們就會越來越像我們。」美國政學商界很多人持這種樂觀預測,從柯林頓到布希政府的「中國政策」,基本也在這個軌道上。

中國和當年南韓、台灣的三點不同

最近,美國出現第三種聲音:前《洛杉磯時報》駐北京採訪主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孟捷慕(James Mann)在新著《對中國的幻想》(The China Fantasy)一書中提出「第三模式」,即經濟開放和政治鎮壓同步進行的「雙軌模式」。他反駁「劇變模式」說,中國政權短期內不可能崩潰。雖中國民眾示威事件不斷,但因沒有開放黨禁報禁,缺乏整體性組織運作和充分信息流通,分散的抗議行動,無法對抗有軍隊及核武的中共政權。「劇變模式」更多是期待,而不是現實。

他用更多篇幅反駁中國會自然走向民主的「平穩模式」,認為這是西方學者和「美國主政者對中國的幻想」。主張「平穩模式」者多用當年南韓、台灣的經濟發展導致民主轉型作為例證,但孟捷慕提出三點反駁:

首先,中國只是沿海地區和大城市的經濟有較大發展,內地並沒富有。中國十三億人,八到九億是農民,人均收入等整體水準,完全不到當年南韓、台灣的程度。現在中國十大城市(上海、北京、天津、武漢、瀋陽、重慶、廣州、成都、西安、長春)約六千二百萬人,只佔中國人口的百分之五。那些喝「星巴克咖啡」的城市菁英,少到像「桶中的一滴水」,無法有效促成民主。

其次,當年南韓、台灣都受美國軍事保護,因而美國政府可向他們施壓、促其政治開放的空間和能力。但今天對中國,美國則完全沒有這種制約和影響力。

三是中國城鄉差別巨大,官方政策一向有利城市,城裡菁英比鄉下農民有太多特權。如果中國發生動亂,那些喝「星巴克咖啡」的富裕菁英為維持既定利益,不僅不會成為改革先驅和推動者,反而可能恐懼民主(縮小城鄉差別,使他們失去特權),而傾向選擇一個軍事威權政府,來保護經濟發展與穩定。

孟捷慕的結論是,「美國想用經濟合作而使中國民主的思路可能是錯誤的。」未來十到二十年,中國還會像現在這樣,經濟開放,但同時政治高壓,一黨專制。這樣一個「雙軌模式」的中國「對人類的自由事業是不祥的」。

要跟著馬英九們「傻等」嗎?

孟捷慕對中國有長期的觀察,其關於中美關係的名著《轉向》(About Face)被視為中國問題專家的必讀之選,曾登《紐約時報》暢銷榜。這次他的《對中國的幻想》剛問世,就引起美國學界的重視,一些重要媒體,都對「雙軌模式」進行報導和討論;甚至推測它對布希政府的中國政策將有什麼影響。不久前,孟捷慕還到「美中經濟及安全審委會」的聽證會,闡述他的中國「雙軌模式」。

再有兩個星期,就是台灣「解嚴」二十週年。台灣怎麼走下一步?綠營多數民眾支持正名制憲,使台灣成為正常國家。而藍營的馬英九們則追求「終極統一」,目前保持現狀,說不要觸怒北京,等中國民主後,再決定兩岸關係。但孟捷慕預測,「今後二十年或更長時期」,中國都可能是經濟開放、政治仍專制的「雙軌模式」。如果國民黨等到那個時候,今年五十八歲的馬英九都快八十了。而且到了中國民主之後,北京是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也是一個未知數。那麼台灣要再等二十年嗎?

(作者為獨立評論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