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記者俞肇福攝)
辦所令人感動的特色大學 吸引學子加入
◎記者俞肇福/專訪
已有67年歷史的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是國內海洋教育的龍頭。海大校長張清風表示,台灣是海洋國家,「誰能掌控海洋,這國家就更有影響力!」海洋專業是海大的教育特色,也要持續扮演海洋研究的領頭羊。他以「學生為本的人文關懷,辦一所令人感動的特色大學」為職志,希望吸引更多學子投身海洋事業。
專業特色 少子化衝擊較小
張清風指出,在少子化的激烈競爭時代,「大學特色」非常重要。海洋大學的水產、海洋、海事科系完整,就因專業特色,受少子化衝擊較小。海洋大學培養海洋各領域的人才,這就是海大的競爭優勢。
他表示,台灣是海洋國家,加上全球環境變遷,更需要海洋人才。從水產、漁業、航運、氣候變遷、海洋生態、暖化、污染、海洋資源枯竭等問題,都凸顯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海洋大學未來會越來越重要,畢業生也會越來越重要,校友在海洋產業都扮演重要角色。但這跟學校在世界各大學的排名沒關係,大學若過度追求排名,只會迷失自我、失去發展定位。
他表示,海洋大學因是專才教育,海大學生在就業市場很搶手,不會「畢業即失業」。且學校不但培養學生的專業領域知識,也培養跨域學習,要求全校學生都要學習程式語言、海洋科學概論、英文能力,大四畢業前也要學會50公尺游泳。
張清風指出,台灣未來的希望在年輕人身上,他在2012年接任校長時訂下願望,編列預算補助海大學生出國進修,從2012年編列500萬元獎助學金,到2019年已編列2000萬元補助學生出國,學生現在每年甄選競爭激烈要爭取出國。
相關影音:少子女化嚴酷挑戰 海大憑藉海洋專業有市場競爭力
學士後專班 頂大生也來讀
現代化船舶航運朝向專業化、智能化發展,海洋大學更針對具有學士學位以上的社會人士,開設輪機及商船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培育專班,讓有志從事海勤工作的青年加入,挑戰「高薪資的藍海」;海大最近與長榮公司、中鋼運通公司及陽明海運等國際知名航運產學合作,提供學生修業3學期共15萬元的學雜費補助及生活費補助,為航運產業儲備人才。因為學士後專班辦學成功,吸引不少台大資工系、台大土木系、清大、交大、成大畢業生前來就讀。
專班模式更已引領台灣產業培養所需人才,海大海洋工程系就這樣做,因為離岸風電工程需要大量特殊人才,海大鼓勵產業人才進來跟學校合作培育。專班模式可應用在各產業,讓企業與海大合作,大二時就遴選對產業有興趣的學生,企業界派幹部來參與授課,並在大三、大四時安排學生實習,畢業後就能進入職場無縫接軌。
相關影音:學生就業力 隨著海洋重要性不減反增
相關影音:海洋教育向下紮根 海大扮演引領台灣海洋教育的中樞系統
產學合作 畢業後無縫接軌
張清風指出,讀輪機系、商船系學士後專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能通過交通部海勤考試,到相關公司上船實習1年就可當三管輪或三副,月薪從12萬元起跳,5到10年後,如果升格成輪機長或船長,就有25萬到30萬元,也可調回陸地當管理階層,航海人才是「做越久越值錢、價值更高」。
相關影音:海洋環境惡化靠科學研究改善 海洋資源枯竭有賴養殖復育
相關影音:設置輪機系、商船系學士後專班 不乏台、清、交、成大生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