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只吃台灣米

■ 黃如輝

楊儒門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筆者一方面對楊儒門為了農民「請命」給予肯定,但對他選擇用「炸彈」的方式不以為然;媒體更不應該將「白米與炸彈」混為一談。

筆者居住嘉南平原,雖非世代務農,但也略知俗話「菜土,菜金」的道理。自從「無米樂」紀錄片發行之後,筆者記得片尾老人家所講:「加減講給政府聽,改善這些農民生活。」這句話到底影響政府多少不知道,但是這句話卻讓家母自此後堅決購買「台灣生產的稻米」的行動!這是看完這部「無米樂」紀錄片後,所能用最實際的行動回饋給農民的方式。

「無米樂」讓社會大眾知道農民辛苦的一面,也增加對台灣農產的信心。它「只是」一部紀錄片,不是炸彈,沒有採用「破壞社會秩序」的方式為農民請命,但是它的效果說不定更大、更好、更久。該特赦的是「白米」,而非「炸彈」;感動人心的也是「白米」,不是「炸彈」。

(作者為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