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出口成長率落後誰是禍首

泛藍親中學媒又在「作賊喊捉賊」了。日前財政部公布了今年一至五月進出口年增率,由於不甚理想,他們就紛紛以「四小龍之末」、「出口亮警訊」來數落政府對兩岸政策之不是,指責政府之層層限制,使對中國新投資的增加減緩,影響對中國出口增加率下降。泛藍學媒昧於事實,將一切經濟問題,制式地歸責於政府對中國之「鎖國政策」,此種「指鹿為馬」、「作賊喊捉賊」的黑白顛倒伎倆我們實已司空見慣,領教很多,本不值一駁,惟為了社會能免於「說一百次歪理也會變成真理」的誤謬,我們還是要再次慎重提醒國人,請正確認識此一事實的真正原因。

的確,近期我國進出口年增率之表現不甚理想,今年第一季只有八.五%,四至五月四.五%僅及去年成長率的三分之一,但我們必須了解,我國進出口年增率不如理想的現象非始自今年,自從我國政府聽從泛藍及親中學媒「經濟一中」之「統合」論述,採行「積極開放」政策後,我國的成長率無論是經濟成長率或進出口成長率就開始落後於鄰近國家。依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之數字,二○○三至二○○五年我國三年出口平均成長為十三.六一%,遠落後於南韓的二十.五二%及新加坡的二十二.四二%,僅較香港之十三.○九%稍高,去年(二○○六)我國為十二.九%,又比二○○三至二○○五年三年平均之十三.六一%減速○.七%,亦比南韓之十五%、新加坡之十八%為差,僅比香港之十%好。我國在全球貿易總額之排名由二○○○年積極開放前之第十四名滑落至去年的第十七名,遠遠被南韓所超越(十二名)。是以,今年我國進出口年增率落入個位數,應是二○○○年後進出口成長率相對於鄰近國家持續滑落趨勢的一種延伸,而非開始。

要了解「經濟一中、積極開放」使台灣進出口成長率持續落後的因果關聯其實不難,也不需深厚的經濟理論。當廠商將生產基地轉移至中國之後,其產品之出口當然就要經由中國,成為中國之出口,所以對中國之生產性投資必然會替代台灣之出口是至明的道理,且對中國之生產性投資越多,出口被取代之比率則越高。雖然投資之初期,中國因仍需要來自台灣的零件原料及半製品,短暫有利於台灣對中國出口之增加,但當台灣也將中、上游製品之製造加速投資中國之後,中國之產品供應鏈就日趨完備,中國台商所需從台灣進口之產品也會遞減,台灣之出口終至完全被中國所替代。另一方面,依附於出口的原料、基本零組件之進口,亦隨出口之遞減而遞減。更重要的是,再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等之進口,受國內投資率之下降,同樣呈增率遞減之趨勢,而國內投資率之降低則受過多對中國之投資所影響,環環相扣之結果,就是整體經濟成長率之下降,「經濟一中」的最終型態,就會日趨鞏固。

南韓進出口年增率之所以會領先,是因為他們對中國之投資遠比台灣少。南韓對中國的「經貿政策」是以貿易為主,製造業絕大部分留在國內。泛藍及西進論者的「兩岸經貿政策」則完全違反了「經貿」之原則,以「投資」替代「經貿」,拚命對中國投資,以投資促進對中國之零組件出口,以中國之出口替代台灣之出口。

顯而易見,當今台灣之經濟問題是政府順應了泛藍親中學媒的論述,採取「積極開放」、「自信西進」政策的結果。M型社會之形成也是,八成台灣人感覺變窮也是,游資之所以會充斥也是,當然對美國市佔率之所以會創新低更是。但不幸的是,這些經濟問題經常被泛藍親中學媒扭曲硬拗,成為對中國不夠開放的代罪羔羊,此次我國出口成長率之下降亦復如是,希望執政的經濟官員不要再為泛藍的「馬開放」謬論所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