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假新聞 真廣告

◎ 林葆倪

八月上旬,路透發布一篇新聞報導:「買新聞:中國利用台灣媒體以贏得島內人心」。這篇報導,透過訪問好幾位台灣新聞業人士,以及根據相關文件揭露,中國官方近年來付錢給至少五家台灣媒體集團,以新聞包裝,實質為中國政府宣傳;路透指出,這些置入性新聞難以察覺,中國是為達成統一目的而企圖收買台灣民心。

同一時間,Facebook刪除有關於香港政治事件所涉及協同性造假行為(CIB)的七個網頁、三個團體和五個Facebook帳戶,Facebook發現幕後人員採取了多種欺騙手段,包括使用偽造的帳戶來管理冒充新聞組織的網頁,Facebook調查發現,其與中國政府存在聯繫。推特及Youtube等社群網路平台也及時調查、封鎖、停止類似情況的帳號。

過去,政府跟專家對於「置入性行銷」都有所限制,所謂「置入性行銷」的意思就是,廠商企業花錢,做成新聞的方式來報導,原本是廣告,但變成新聞之後,讓民眾在不知不覺之中,自然接受這種偽裝成新聞的「廣告」。也就是在說,中國「業配廣告」偽裝成「業配新聞」,來洗腦欺騙台灣的媒體閱聽人。

近年來不斷出現透過網路傳遞假訊息影響政治選情,各大社群網路平台也開始制訂相關規範及管理不當使用的帳號,Facebook為因應明年台灣大選,今年初已在台展開選舉觀察工作,預計十一月中旬強制執行廣告揭露「出資者」等訊息,確保只有「台灣人申請的帳號和新台幣」可刊登政治相關廣告,為維護台灣選舉公正性,Facebook積極增加「廣告透明度」。

與Facebook此次行動有相似之處、由台灣基進黨和民主進步黨部分立委合作推動的《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旨在針對與外國政治勢力有關的個人或團體,若有意圖影響選舉、公投、政策行政與廢止、政黨運作、通訊傳播等活動, 將要求登記為「境外勢力代理人」,並披露其活動之資金、人員和事務關係往來等資訊,以達至信息公開透明。十月底已經交付委員會完成一讀。

網路新時代來臨,面對資訊傳遞方式多元的今天,每個獲取資訊的管道背後的資金、勢力、目的都要戒慎防備,從報章雜誌平面媒體到傳統電視媒體乃至網路上各種形式傳播的媒體,台灣閱聽者是否能從以往單純被動的型態,轉為有媒體識讀、能保持對資訊存疑進一步去查證的主動型態呢?這也是改善台灣人民對資訊取得與獨立思辨的一大契機。

(作者為劇場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