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推廣腎臟器捐

◎ 黃明和

昨日報載,國人醫療保健支出破一.一兆,其中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癌症兩者一年花費健保費用約九百億元。慢性腎衰竭病患必須洗腎,據統計,洗腎費用一年約五百億元,加上各種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血管不通、身體發炎等,健保花費一年可高達六百億元,金額最高。所以,我們要如何脫離「洗腎王國」的稱號,降低健保支出,讓健保能永續經營,需要全民一起努力。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質、磷、鈉、鉀的攝取量,少吃加工食品,尤其要避免亂服成藥,不當用藥也是影響腎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應該從國中小開始做好腎臟保健的衛教,讓民眾從小就有正確的健康觀念。

台灣的洗腎水準很高,筆者參考許多歐美國家和日本的做法,正在體系內推廣坐姿洗腎,配合復健運動,希望洗腎病人能重回職場、回歸社會正常活動。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日前指出,台灣器捐風氣不盛,北歐國家百名腎衰竭病患中,有六十五名可得到別人捐贈的腎臟,而台灣一年僅三百名捐贈者,獲贈比例低到幾近零。

為了鼓勵醫師對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進行衛教及家屬活體捐腎,健保署自二○一七年起增列「活體腎臟移植團隊照護獎勵費」,藉此讓第一線辛勞的器官移植協調師獲得合理給付,也藉此鼓勵各大醫院更有誘因及動力,將器捐勸募與協調工作做得更好,盼讓更多病人重獲新生。

筆者希望各位立委能大力支持健保署的專家意見,尤其是在推廣活體腎臟移植方面,可參考日本的做法,擬定「五等親活體移植鼓勵辦法」,提高國內的活體腎臟獲贈率。

慢性腎衰竭病患約四十五%是糖尿病造成、十五%是高血壓或心臟病造成,有這些慢性病的人,更該注意病情控制,並定期檢測腎臟功能,若發現腎功能異常,須接受醫師診療與追蹤。若民眾能注意自身健康狀態,良好控制腎臟疾病,則洗腎病人減少,也可減少健保財政負擔。

(作者為健保署門診透析總額專家代表、立法院厚生會創會會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