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環境監測 資訊公開

◎ 林麗珊

台灣約有三分之一人口為過敏兒或敏感體質,隨時序轉入冬季即將迎來空氣品質的低谷,八日為入秋最嚴重空污,令敏感族群症狀加劇,因呼吸道不適就醫的民眾增加一成。

今年行政院環保署與十三處地方環保局合作完成空污感測物聯網,透過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網路,將環境監測的即時數據回傳,並將資訊公開製成圖像化、直覺式的「i-Environment」資訊網,民眾可即時查看所在地周邊的環境指標,你我皆能夠監督空氣品質,守護健康生活。

台灣基層環保局過去一直有稽查人力流失、檢驗資訊不公開、標準檢驗方法僵化、城鄉分配差距大等沉痾習弊,雲林縣整個環保局只有四十三位一線查核人員,台北市一個稽查大隊就有正式編制一七三人,足足差距四倍之多,而許多高污染的工廠、產業卻都設址在中、南部地區,這往往使得一線人員在工廠、局處間疲於奔命,也難以與大廠在地方的勢力相抗衡,長此以往地方人員肩負沉重的壓力。

開放政府是數位時代必然的趨勢,政府所擁有的資訊應為全民所共有,資訊應該要能夠被公平、公正、公開的檢驗才能夠促進公共討論,引起民眾的關注。

盼環境稽查執法的智慧化後,能夠透過即時、透明的數據資料,作為執法單位懲處的輔助判斷,讓政府對於列管工廠的監督能更強而有力,同時民眾的監督力量更是不可缺席,唯有一雙雙雪亮的雙眼,與清晰的問題意識,人民監督政府,推動政府監督工廠,不要再讓看不見的手,將台灣的天空蒙上一層陰霾。

(作者為大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