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期待更成熟的「執政黨」

喜樂島聯盟預定十月二十日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大會,民進黨中常會決議黨公職及候選人不應參加及參與動員。民進黨選對會提案指出:「國際社會在體察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威脅的同時,也注意到蔡總統與台灣政府在外交政策與兩岸政策的協調性與穩定性。不但堅持維護台灣主權獨立,亦兼顧亞太局勢的穩定。也因此美日等國際盟友,均表示對我國的高度肯定與支持。」而透過新勇哥物語,阿扁表示:「可能就是怕改革的選戰焦點被模糊。我覺得與其怕選戰失焦,不如怕是否會失去更多的選票」。

姑且不論「全民公投反併吞」大會,上述扁蔡的政治思維截然不同,以致民進黨兩次執政作風差距甚大。比較扁蔡的異同可以發現,民進黨在重大政策尚未進入穩定期,台灣選民與國際社會對該黨執政的走向,還無法理出一個萬變不離其宗,因此不同的領導者會有不同的作為。反觀,國民黨在重大政策已經基本定型,外界可以期待不同的領導者表現得相當一致。畢竟,國民黨是個百年老店。不過,老店往往也不易快速調整,以因應民意如流水。可能,民進黨需要更多的執政經驗,才能綜合出黨意結合民意的治國準則。

阿扁的一邊一國論述,自始至終沒有說明清楚,為什麼在客觀條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呼群引伴朝一邊一國衝刺,一定會產生正面效果,而且能夠排除後遺症?民主台灣可以容納各種政治主張,只不過任何一種政治主張,都不應該只有一段運動週期,最後船過水無痕,而應將路徑圖攤開來,讓支持者與反對者有目共睹,這條路的風險與機會各是多少,以及可不可能以現實存在的技術,來盡可能避免風險、善用機會,從而在路徑圖上一步步前進。過程或許曲折,但若有進無退具體可感,大家也比較有信心同舟共濟。

阿扁嫻熟動員,充滿政治魅力,屬於民進黨的傳統型人物。小英生性謹小慎微,政治性格比較溫和,屬於民進黨的非典型人物。阿扁的本能是族群動員,激發出足夠的同仇敵愾,以達到政治目的,至於國際政治並非優先,事實上,若干意外之舉,造成美國方面的不解,也埋下黨國之子班師回朝的伏筆,令人遺憾。許多阿扁的支持者,懷有類似的熱情。然而,政治動員的高昂鬥志,未必發生國際政治的作用,這是民進黨首度執政留下的課題。

如今,民進黨二度執政,國際政治風向也變了,但維持現狀論述,同樣沒有說明清楚,為什麼在客觀條件更加成熟的情況下,對於正常國家、正名制憲、公投入聯依舊故步自封?美國以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軍艦通過台灣海峽等行動挺台灣,而維持現狀仍缺乏主動出擊,遑論鴨子划水。也許,小英對國際現實了然於胸,所以更加避免冒進主義;利用中國的反作用力,拉升美台關係捍衛台灣,才是風險較低的得分。這種選擇無疑是安全的,也是多數人放心的,但是國家定位存而不論,實質上延續不正常狀態,成本在他日。

台灣的選民民智日高,愈來愈不像威權時代,把選票當成政治人物的空白支票。扁馬蔡,當選之初如日中天,蜜月期結束民怨叢生,便足以看出選民愈來愈難以忍受政黨與領導者的出爾反爾。同一政黨之內,不出之以追求共識,而出之以路線鬥爭,造成該黨的不確定性,更為選民所質疑。馬王鬥,國民黨完全執政落幕,即為不久前的例子。就此而論,扁蔡不同調,雖然是他們之間的矛盾,更大的挑戰則在民意對同一政黨重大政策劇烈擺盪的焦慮。

完全執政是初階,兩次執政截然不同的經驗,辯證整合出成熟的路線、綱領、政策,以及執政節奏,則是民進黨的進階。民進黨與國民黨,同樣有以人領黨問題,但國民黨的黨性較強,穩定感較高,問題是丟不掉中國包袱,逆轉本土化情況更惡化。而隨著民進黨多次執政,勢必要能駕馭諸多變數,針對國政策定不會因人而異的基調,提高民進黨執政的國內國際信譽,為所當為、不為所不當為,有一套邏輯系統在制約行動,剩下的是個別領導者的政治藝術高下問題。一言以蔽之,要轉大人為負責的「執政黨」,國民黨亦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