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生態保育的產房

■ 詹榮桂

對關心台灣海洋生態環境的民眾來說,最近媒體做過兩件激勵人心的報導。

其一是公視於二月九日晚間播出「產房」紀錄片。

記錄近年來有一群生態學者與潛水愛好者,在東北角金沙灣舺角外的海域費盡心力,以桂竹叢在水層中為軟絲仔(一種烏賊)建構附卵基質,每年四月到九月,吸引一群群的軟絲仔到此產卵,此時潛入海中,但見剔透的條形卵包掛滿竹叢,豐富的生命現象令人感動。這些竹叢具體顯現出懸浮式中層人工魚礁的功能,不同的是:我們看到產房裡孵化出的無數小烏賊,蹦蹦跳跳游向海洋深處,沒有驚嚇,沒有魚網在伺候著。這整個事件成功的詮釋出如何以同理心來善待與我們共棲在同一環境中的其他的生物種。

另外一則,是自由時報三月十一日報導墾丁警察隊後壁湖小隊小隊長蕭再泉嚴格執行保育工作,清晨四點在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現場查緝違法捕魚行為,所查獲的漁獲包括鸚哥魚、秋姑、粗皮鯛、蝶魚、烏賊、章魚,並且大小通吃。

海洋保護區的設置是國際上通認有效的一種海洋生物資源保育方式,但其效果也唯有透過確實的管理才能達成,近年來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內的海膽族群量迅速恢復,生物多樣性增加,警察隊長期執行保育任務絕對與此有正面的關係。

面對沿海海洋生態環境的劣化,我們每天都可以聽到一些對策,上述這兩則報導進一步提醒我們:保育不乏談理念,用心實踐更珍貴。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