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穩定匯率 庸人之見

◎ 章三桂

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台灣當前及未來通膨無虞,並提醒企業宜強化匯率避險操作,且提供四種避險工具。市場人士解讀,楊總裁的談話,暗示央行續採「升值取代升息」的措施,殊值商榷。

既然通膨無虞,那麼採用「升值取代升息」政策,豈不多此一舉,並自相矛盾?二○一七年一月起,一美元兌新台幣匯率一路爬升,從卅一.七四元升至年底廿九.九八元,升幅六.一八%;二○一八年以來續升,出口企業匯損不貲。

匯率避險不論採用何種工具,本質上充滿高度風險。企業之經營,旨在創新本業,追求更高獲利率,不宜操作避險副業,楊總裁也沒有開課傳授技巧或訣竅,叫企業如何操作,所冒風險豈不更高!

企業傾向「升息取代升值」必定遠比「升值取代升息」者為多。主要為利息占企業營運成本甚低,尤其是央行每次升息僅為半碼(○.一二五百分點),對企業成本增加微不足道。但升值對出口企業的衝擊相當明顯。特別是短期外資熱錢湧入,對新台幣匯率之穩定與出口企業匯損之大,猶如「蝗蟲過境」危害嚴重。因此,匯率避險操作與匯率穩定之重任,央行責無旁貸。

據估計,台灣出口商品每一單位的進口含量高達四十三.五%,新台幣貶值未必全額「肥了出口企業」,但進口商成本提高,可能轉嫁給消費者負擔,未必受害。反之,新台幣升值,也未必全額「瘦了出口企業」(尚有四十三.五%沖銷之利),但進口商獲利,未必降低售價,以回饋消費者。出口企業雖然致力提升競爭能力,但難以一蹴可幾。因此,新台幣升值太快,超過出口企業生產力提升幅度,必然削弱出口競爭力。

新台幣或外幣匯率呈現分秒的動態均衡趨勢是進行式,遇有異常波動,巨量熱錢流入或流出,央行必須及時反制,以維持匯率穩定。短期外資熱錢流入,必經申請用途核准。央行依法定規範,可否考慮管理方式改為指定此類熱錢留存銀行,以九十至九十五%外幣向銀行借貸新台幣資金依其原申請用途運用,避免熱錢外幣流入外匯市場炒作,興風作浪。這樣的管理可兼顧外匯市場秩序正常化與外資進出零匯差。這只是庸人之見,絕無意干涉央行「獨立」權威地位。

(作者為經濟學者,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