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一般人即時介入心理危機處理的具體步驟

◎ 郭乃文

即時進行心理危機介入的處理,可減低未來的創傷後症候群,類似燒傷後即時進行「沖、脫、泡、蓋、送」五大步驟之價值。

心理危機介入分成不同層次,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所以一般人可以發揮最具時效的第一線角色心理協助的適當角色。然後將需要較長期的、較深入的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專業工作交給專業治療者。

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身應付本事,也急著發揮,所以心理危機介入也像是急救工作的第一線,最怕混亂和疑慮之見。

天災下,國內的心理專家幾乎全體動員,只是一時之間,沒有足夠的條件去接觸與深入每一個受災者或因災而產生調適困難者。

如果您考慮加入協助地震後的心理危機處遇的行列,或您已經遇到相關的人,以下是具體的步驟和原則:

一、辨識自己的準備度:危機介入者首先要考慮自己的情況是否適合?沒有處在以下三種情況下的人才恰當。其一,處於「匆促時間感」(比如,心情上看不完或聽不完一篇文章或報導)的人,助人會沒有完整性;其二,處於情緒不穩定與過度的激情(如:焦慮、憤怒、優越感、衝動、或無助感),容易傷害他人或自己;其三,自覺自己現在不是良好的、輕鬆的心情,就請先不要投入。這道理就像自己的呼吸急促、心跳不穩、頭昏眼花,自然不應該去跳水救人一樣。但別急,任何人生活在同一時間空間下,眼睛都睜得亮亮的,只要您審視也作了調整自己心理狀態的努力,對身邊的人就有鼓舞的效果。

二、區辨身邊人的辛苦程度:看看身邊的人,是否有下述陷入心理危機的現象:其一,心理不平穩,產生悲傷或罪惡感導致有自傷企圖,或不可控制的憤怒感、想傷人的企圖?其二,反應變得緩慢或者思考事情的方向混亂,東跳西跳,缺乏頭緒。其三,對方出現過去很少出現的行為或重複做著沒什麼重要性的事,又無法說明自己會什麼要這樣做。其四,對方的心情一直低落,對生活上本來可以放鬆的一些小插曲,都沒辦法流露一些幽默或快樂的表情。其五,對於一些暫時沒辦法處理的問題十分執著,一再重複堅持要這件事情解決後才能作別的事。其六,一再重複某些不可改變的回憶(像是意外發生的瞬間),每次的回憶都沒有新的收穫,反而只增加難過和悲傷。面對生活中不可彌補的意外時,每個人都會備受威脅。假設您與身邊的人有此些現象,請快快尋求專業的心理協助。

三、最有助益的觀念與互動原則:假使您沒有上述現象,就可以具體協助他人。最基本和重要的心理復健原則是,維持心情的靈動、想法的彈性,以及直接參與有用的活動等三個方向。以下為建議:

目標一:讓他(她)的情緒活絡起來,小的情緒波動沒關係,但是情緒品質要多避免呆滯和只集中於一人之感受。支持性的談話中,分享著無奈與悲情的事件當中,也要順勢夾雜些生命中的收穫。談到某片段的驚險,順勢加入些假設性的、趣味性的插曲。談到對事件處理的不滿,也要混搭入一些不同情境下各角色的各有抱怨。讓心情靈動,重點不是分辨是非和對錯,而是「放鬆」。許多社區中的住戶在災害後,體會到相互關懷與分享的樂趣,長年不見了的熱忱與相互珍惜的感覺鬆動了驚慌感,實質上極具有心理復健的效果。筆者在復健醫療的團隊工作多年,往往發現多人共一病房的團體,經過短暫的排斥後,嬉笑怒罵間,卻可以互動出深刻的、相互支持的心情,恰是類似的處境與功能。因此,即使身為災戶,提供旁人心靈復健的協助,雖然默默的沒有光環,在這場變亂中依然不會缺席自己對鄉土與同胞的愛。更可在來來去去的專業人員之外,提供更有直接與長期的穩定力量。

目標二:讓他(她)的因應意外的想法內容豐富起來。每個人記憶中都有許多應變技巧,但是,危機逼近時,有用的、尤其創新的方法,卻必須在思想還很有彈性和組織時,才能蹦跳出來。突然來的壓力,會使人一時想不起可以解決的方式,想想,自己在壓力下,不都充滿呆滯的感覺?但是,未曾發生過的災變,大家都走在學習的路上,每個人都要重新分析自己所擁有的條件和本錢,認真去重組與開創可能可行的方法。當然要把對生活的機動感激發出來,大家有默契地去欣賞與鼓舞各種想法,腦力激盪的過程不必爭對錯,也不必比較幸與不幸。保持想法與情緒是活潑的,心理復健也完成了一大半。

目標三:參與切身的活動,亦有助益。因為,人只有一個身體,也只有一個腦。同一時間中,只能專心從事一件事。想想一個在比賽過程扭傷的運動員,可以一直比賽,直到下場後才感覺自己的傷痛,可見專心的程度有多麼大的效能來壓制(或輕忽、或轉移)一個人的身心感受。帶著一個心神不寧的人去參加自助性的活動,參與分配地方資源,參與提供有建設性的資料,參與整理未來重建可以用著的訊息,去積極投入環境的重整等等。這些活動藉著團體的士氣,不只讓人寄情,也讓人收拾破碎感,逐步去對這些不可挽回的意外討回自己的主動感。但是,要避免去參加特殊企圖的有心人士之聚會,評估之道就是,參加好的活動之後心情有展望性,反之,參加不好的活動會帶著憤怒感和受傷感回來。

坐著等待、抱怨、或攻擊,實質上會損傷了回復心情的黃金時機,也不易逃出憤怒與否定的壓力感。切記,人只有一個對創傷壓力有反應的身體,將自己的情緒、想法、行動都導向抵抗創傷壓力的狀態,表面上似乎有一點阿Q精神,但卻是減低創痛、增加心理功能的積極原則。路還長,大家都會有貢獻。

(作者為台灣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