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期望基層醫生聯合開診、輪流看診

◎ 王錫璋

自由時報週一報導衛福部將減少教學及區域醫院門診量,分五年逐漸降低十%門診數量,以達到分層醫療的目標。

小病不要往大醫院跑,就是衛福部的目的。這道理民眾應該也知道,可是多年來,為何成效不明顯?除了部分的確是民眾迷信大醫院才有好醫師和好設備外,基層診所還不理想也有關係。

不說許多小鎮或偏鄉缺乏診所,民眾不往醫院跑,要去哪裡看病?即連都會,診所的開設也不平均。筆者居家附近,耳鼻喉科短短一百公尺有三家,其他胃腸、肝膽、外科、秘尿科…等,一家也沒有,除了感冒之外,有病還是要跑區域醫院。可見我們基層醫師,最愛開的診所,還是一般內科和耳鼻喉科,比較麻煩的疾病,民眾不得不直接跑醫院為多。

另外,到了星期天,所有三家耳鼻喉科一齊休診,這時連感冒、頭疼也只好上醫院掛急診了。牙疼更是無法忍,可是所有牙科醫師也是休週日的。

倒是過中正橋的永和,有家診所雖只是耳鼻喉科,卻是三個醫師聯合開診、輪流看診,從星期一早上到星期天晚上,天天有開,對民眾就方便很多了。我倒是希望有更多的其他專科醫師也聯合開診所、輪流看診,既不影響自己生活品質,也方便民眾很多。

衛福部要達到分層醫療的目標,我想應該先鼓勵、補助各專科醫師,聯合開設診所吧!偏鄉地區,更需要有這樣的診所。

(作者為前國家圖書館參考組主任,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