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大醫院被小手續費「卡」住了

◎ 蔡銘燦

推動多年的「看病刷卡」制,竟有大醫院因不願負擔區區一、二十元手續費而耽誤延遲。讓人見識到大醫院的「格局」,有負醫療技術冠全球的美譽。

該大醫院高層咸認為醫療費用與一般消費不同,無法相提並論。真是這樣嗎?坦白說,本質上,今天的醫療院所與一般營業場所並無二致。民眾上門求診,醫病關係就如店主與買家,雙方正進行一場以金錢「買」健康的交易。差別的是,醫療店家強勢主導過程,醫師權威性的「推銷」,且幾無「討價還價」空間,一切醫師說了算。縱使健保給付制度一再更改,每每讓醫院、醫師怨聲載道,但醫院仍不斷擴充設備,引進最先進的儀器。

友人心血管疾病住院,醫師說阻塞嚴重,所以要裝自費塗藥的支架,要價七萬五;另一名親戚脊椎開刀,醫師建議使用自費醫材,品質較好,花了二十幾萬…,生命交關,醫師的話如聖旨,病患相對弱勢,能說不嗎?就算「儉腸勒肚」或借貸,也要做吧。這些數字的背後,究竟帶來多少利益,醫院和醫師最清楚。

龍頭大醫院嘆一年無力負擔上千萬元刷卡手續費,何不想想,一、二十元手續費可以累積到上千萬,可見病人數、看診量也相對龐大,病人動輒上千元甚至幾萬元的自付額,刷個卡方便,讓醫院支付二十元手續費,合情合理,為何如此錙銖必較?

(作者為藥品行銷人員,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