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通訊投票近三成 台灣敢學德國?

◎ 廖林麗玲

德國大選二十四日登場,但其實早有逼近三成的選民已投好票。因不少德國選民採用通訊投票,在家中圈選後已將選票寄回選委會。

今年德國的通訊投票率再創新高。上屆二○一三年大選,每五個選民,就有一位採用通訊投票。今年可說是每三個就有一位。以首都柏林來說,今年已有多達六十七萬人在選前採用通訊方式投完票。對政府而言,是保障投票權,對選民來說,大多是基於方便。就算人在國內且在籍,只要選舉日當天不想去排隊投票,都可採用通訊投票。這種方式在德國有越來越受歡迎的趨勢,這次已有近三成比例。

德國從二○○八年開始,申請通訊投票時,不需附帶任何理由,也是讓人數暴增的原因之一。但質疑聲浪也不斷,像是如何能確保阿公的票是他自己圈選的,而非假他人之手;還有不少人也擔心作假的問題,更別說選票在寄送過程遺失或沒有及時回到投票所等技術問題,恐怕在台灣都會吵翻天。德國許多憲法學者也表達憂心,認為選民提前決定投票,選前可能會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關鍵訊息,以及疑慮如何確保投票沒有被脅迫等。

德國是個地鐵站不設閘門驗票的國家,由此或可看出德意志民族的傳統法治精神。因此像通訊投票這種方式,在尊重法治的德國社會裡行得通。可惜在台灣,現階段選舉時買票仍時有所聞的情況下,選票先寄到家裡讓選民圈選,恐怕會衍生相當大的爭議。

只是,在觀察一個成熟法治國家的投票方式和選舉制度時,或可給對法治尊重仍有待加強的台灣社會,以及說要憲政改革的蔡英文總統一些想法。

(作者為德國法學碩士、前駐德記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