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英九畢業展:聯合醫院

■晏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又出事了,而且這次鬧出人命

本月初一名患者住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半夜病情惡化,卻無主治醫師值班,僅由專科護理師進行搶救,隨後求助於加護病房值班醫師,卻已回天乏術。一條寶貴生命,因為聯合醫院的嚴重疏失而逝去。更可怕的是,該院區自二○○四年以來,在普通病房值班的,早已不是醫師,而是專科護理師。市民的醫療品質,在市醫整併以後,未見改善,反而更加惡化。

在SARS之後,走馬上任的台北市衛生局長張珩,提出了「市醫整合與組織再造」這樣的願景,著手進行市醫整併,將中興、仁愛、和平、婦幼、陽明、忠孝六所綜合醫院,以及市立療養院、慢性病防治院、中醫醫院合併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號稱「打造全國最大的醫學中心」。然而,在整併過程中,即因手段過於粗暴,引起強烈反彈。

在整併前,市議員蔣乃辛就對市醫醫師發出六百餘份問卷,過半數的醫師反對整併,六成醫師有意離職或退休,七成醫師認為,醫療品質在整併後會惡化。就連國民黨議員也大加反對,但是市府仍執意整併。

整併後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護人員不斷離職,尤其是有經驗的醫師乾脆出走,自行開業,病患對聯合醫院的疑慮,展現在門診量大幅減少上,二○○五年的門診量,比二○○四年少了九十三萬五千人次。然而,醫療糾紛卻從二○○三年的十三件,到二○○四年的三十三件,二○○五年更增為四十一件。聯合醫院在整併後,營運績效的低落,已經成為一種惡性循環。院方因財務困難,積欠醫師值班費,造成員工士氣低迷,讓離職潮高居不下,嚴重影響醫療品質。

發生於二○○五年初的邱小妹妹人球案,已經透露出整併後的市醫問題重重,但是市府卻仍未警覺問題的嚴重性。以致之後的聯合醫院紕漏不斷。二○○五年中,被發現有密醫公然從事醫療行為。在該年十月份爆發禽流感時,聯合醫院無法有效管制,擅開處方箋,平均一張處方箋被濫領四十七顆「克流感」,有勾結囤積藥品之嫌。如今卻又因人手不足,而由專科護理師代替醫師值班。市民的醫療權益,誰來把關。

整併原是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利於進行資源整合。可是,市醫整併卻形成組織過於龐大,難以聯繫、無從控管的弊病,醫護人員更是紛紛求去。馬市府「全國最大醫學中心」的豪語,現在看來,卻是災難一場。即將卸任的馬市長,又該如何面對這個他一手促成的聯合醫院?

(作者為台北市政府雇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