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是人病而非法病

北高市長選舉雖已落幕,卻餘波盪漾。一方面各方對此次選舉勝負的評價與意義,看法呈現兩極化,彼此爭論不休,台北市長當選人郝龍斌甚至將勝選當成清廉打敗貪腐,引起軒然大波; 一方面則是高市選舉爆發走路工事件,如今綽號黑松的男子雖已向檢方坦承發放走路工,並遭到收押,而同車乘客遭傳訊後亦都承認收到走路工,然則黃俊英競選總部仍強烈質疑此事件係陳菊自導自演,至今不願承認敗選,並將提出選舉訴訟,因此後續如何發展,備受關注。

此刻選後的氛圍雖較二○○四年泛藍在總統大選敗選時緩和,大規模的街頭抗爭不復見到,然而藍營不認輸的心態,卻完全一樣。儘管當年泛藍在凱達格蘭大道上聚眾抗爭,造成政局動盪與社會不安,驗票亦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而真相水落石出時,更證明那一場抗爭只是對司法與選務不信任的鬧劇,然而泛藍至今並未學到任何教訓,此次敗選仍然執意抗爭到底。或許今年高雄市長選舉與二○○四年總統大選比較起來,泛藍唯一的進步,大概就是今年少了激情群眾在街頭製造衝突吧。而整體看來,街頭抗爭之所以減少,顯然應該歸因於一些烏龍爆料與不實指控,迅速獲得澄清,使真相清楚呈現在民眾眼前,有心人乃無造謠生事、挑撥煽惑的機會。

除了選務糾紛不斷,此次選舉更暴露出台灣社會充斥著族群、黨派對立與國家認同歧異的現象。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將逐漸呈現貧富兩極的社會稱之為「M型社會」,按此標準,台灣在政治領域上何嘗不是一個M型社會?此一M型社會的特徵是「藍綠對抗」、「本土外來對抗」、「統獨對抗」、「南北對抗」等等。民主社會存在多元的社群、主張,求同存異,兼容並蓄,乃是正常現象。然而台灣社會對不同族群、主張與意識形態卻缺乏寬容的精神,往往視不同意見為大逆不道、十惡不赦,非要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可。此次選舉的兩極化對立現象,最明顯的是藍營政客與媒體一再將支持綠營的民眾貼上支持貪腐的標籤,視北市的勝選為清廉打敗貪腐,高市的敗選為本土選民的沈淪敗德,嘲諷「弊案再多、政績再爛、本土票打死不退」,簡直將南部一半選民的尊嚴踐踏到體無完膚的地步,卻將北市的藍營支持者捧為台灣進步的希望所繫。這種充滿族群色彩的歧視性言論充斥媒體、政壇,台灣社會自然充滿對立、衝突,片刻不得安寧。

針對台灣政治兩極化的病灶,中研院院士余英時日前的一席話頗值台灣人民省思。余英時教授指出,台灣政治上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人病了」,是「人(政治人)病而非法病」,但他對台灣不悲觀,只要台灣堅持走民主自由的路,人一時出了問題,只要遵循民主選舉制度,還有機會改。 他強調,台灣今後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超越黨派的共同是非與共同利益觀點」。

確實,台灣社會最嚴重的病態便是部分媒體與政客不相信法律與制度,明明是政客、媒體自己患有嚴重猜疑的心病,卻反指司法與制度病了,一再污衊司法與制度,自我膨脹,將自己的意志與觀點當成唯一的真理,社會之爭端與政治紛擾,於焉無法止息。如今,在堅持民主價值之外,台灣更須建立一套超越黨派的共同是非與符合全民利益的共同基準,始可根本化解藍綠之間的對立,導正社會互動與國家運作於常軌,把台灣建設成一個健全、進步的民主國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