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澄社評論〉國會全武行何時休?

◎ 何信全

立法院為了勞工一例一休修法大打群架,某立委甚至為此狀告另一立委「殺人未遂」,引發國人議論紛紛。立法院動輒拳腳相向由來已久,壓縮國會理性論辯空間,徒增社會藍綠對立效應,實在有待反省改進。

平心而論,在萬年國會時代,增額立委為凸顯虛構的國會多數不具正當性,以跳上主席台或掀桌等激烈方式抗爭,可說抗爭有理。然而全面改選之後,每一位立委皆是選民選出,立法院開會便應該回歸政策理性論辯,而不應動輒強占主席台,讓議事無法進行,或訴諸腕力彼此扭打成傷。世人公認「國會之母」的英國國會,兩黨之間以長桌隔開,朝野政黨之前各畫紅線,紅線之間距離兩劍之遙,以確保雙方只能唇槍舌劍,動口不動手。此一國會歷史演化之跡,正足以彰顯國會乃是莊嚴的講理之地,絕不應該有施力迫使的情況發生。

非常反諷地,國民黨霸占主席台杯葛議事,所宣稱的正當性,民進黨在野時也是如此!兩黨冤冤相報惡性循環,除非有人先鬆手,否則受害的終究是台灣議會民主的正常發展。國、民兩黨不都宣稱自己是真正愛台灣嗎?我們應該也可以根據所羅門王的智慧判斷,拉扯小孩的兩位母親,誰先放手避免傷害小孩,誰就是孩子的真正母親;誰先放手讓國會運作導入良性循環,誰才是真正愛台灣!

無論如何,國會是將社會衝突轉化為衡情論理與政策之所,應該回到理性論辯常軌,國會論辯可以慷慨激昂,但絕不應動手動腳。國會議員應該是穿著整齊準備去參加辯論比賽,而不是穿著運動服準備加入體育競技。兩大政黨應深切體認,在朝在野與多數少數,因選舉而主客易位已是常態。依循民主選舉遊戲規則,願賭服輸,不能選輸就鬧場。唯有透過國會的理性論辯,爭取社會輿情支持,才是監督制衡執政黨的正辦,也才是壯大在野黨以取得再次執政機會最有效的方式。台灣社會撕裂已久,真正愛護疼惜台灣,何妨從國會的理性論辯開始,引導台灣社會講理風氣,如此不僅國會將氣象一新,台灣社會亦將更上層樓。

(作者為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