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新南向的新亮點:防疫經驗

◎ 金傳春

拜讀貴報,驚覺第十次全國科技會議已在本月九日結束,不知上次科技會議曾提出科學人才建言的進度為何?又因去年元月全臺爆發史上最大規模的禽流感H5病毒流行,波及雞、鴨、鵝、野鳥,五月與九月各於台南和高雄發生第二型登革病毒的嚴重流行,今年初又遇人流感,各大醫院急診塞爆、病床不足與葉克膜首度告急,面對來勢洶洶的傳染病流行,我們的防疫人才及短、長程的科技防疫策略為何?尤其新政府的南向政策國家,恰是東南亞登革熱與禽流感流行深重區,鑑往知來,何不分享臺灣防疫成敗經驗,甚而掌握契機跨領域前瞻規劃,善盡地球村一員的全球衛生責任,以不負眾望。

無可諱言,疫苗問世後,麻疹、小兒麻痺、腮腺炎、德國麻疹、新生兒破傷風與日本腦炎等兒童傳染病,在臺灣與全球的病例和死亡數驟降,天花甚而根絕。許多國家的衛生單位仿效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成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敬邀公共衛生、醫療、微生物與免疫專家,以科學態度,提出疾病的風險評估、接種年層、劑數、劑間時間、何時接種最妥、注意事項及其他重要考量。

民國97年元月於衛生署特我國設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成功推動肝炎與結核病防治及撲滅小兒麻痺。近年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蟲媒病毒傳染病的疫苗研發,更深受各國重視,如何自公共衛生需求、我國流行病的動態數據變化至新科技產品的各層面審慎比較,多方研討,再擬定適合我國情需要而厚惠民眾健康的短、中、長程科技生根防疫計畫,誠屬必要。

以同屬於黃病毒科,而在臺灣有流行潛力的登革病毒、日本腦炎病毒與茲卡病毒為例,因這三種病毒的流行病學差異,其短期的疫苗需求、中程的臨床試驗與長程遠景,均需科學探究、公共衛生社會責任與人溺己溺人文關懷,三方面統籌規劃,讓臺灣年輕生物人才與疫苗企業在國際崢嶸。然而B型肝炎後,我國的傳染病甚少有短、中、長程的防疫科技全盤專業規劃;如臺灣的登革熱死亡病例多為有慢性病的老人,致須先徹底了解這些年長者免疫低下,有足夠的科學數據,審慎評估,才能指引方向。至於自1968年全國學童接種不活化日本腦炎鼠腦備製疫苗後,幾乎已無兒童病例,近年提升至更安全的細胞備製疫苗,因臺灣尚無黃熱病流行,是否以流行病學角度,將黃熱病毒基底的日本腦炎疫苗僅供至疫區旅客使用;至於國內大量兒童多劑接種需求,可慎重考量其他質優、更安全而讓父母放心的選項,實更符合公共衛生效益。另因登革與茲卡病毒均由斑蚊傳播,是否可思考在民眾配合度高的社區,短、中期以根除斑蚊為優先目標,長期規劃應鼓勵研發適國人使用的多價合併疫苗。

綜言之,我國科技首長多理工專長,重視經濟發展,近年輕忽防杜傳染病的流行。未來科技政策應依據國內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科學數據、前瞻東南亞的公衛需求,多方檢討後,審慎規劃。疫苗是生物國防工業,更應長遠厚植國內科技人才與防疫實力。

唯有奠基在健康磐石上,竭誠協助他國減少流行後患,才易經濟起飛,又深受他國敬重。

(作者為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