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出口競爭力才是台灣稻米問題的核心

◎蔡德文

近日包括國民黨立委張嘉郡等人提案表示,由於萬物齊漲、耕種成本也增加,公糧收購價格已凍漲13年,基層農民苦不堪言,因此決議要求農業部將公糧收購價格增加5元,由現行的26元調整為31元。儘管提高公糧收購價格議題從兩三個月前開始在立法院內開始討論時,就受到農業部的消極抵制,甚至有學者配合於媒體上撰文表示反對。但相關反對論者所拋出來的反對意見,顯然毫無新意可言,既不能開創新局,也未能解決現有的沉痾。

國眾兩黨立委在立院通過公糧價每公斤提高五元,從二十六元調漲到三十一元決議。農業部長陳駿季昨天強調,公糧漲價連生產端的資材都會大漲。(資料照)國眾兩黨立委在立院通過公糧價每公斤提高五元,從二十六元調漲到三十一元決議。農業部長陳駿季昨天強調,公糧漲價連生產端的資材都會大漲。(資料照)

以楊明憲教授撰寫之〈稻米保價收購政策 50年來的省思與展望〉為例,首先,楊教授關切的重點顯然是提高稻米收購價格所增加的財政負擔。儘管依據楊教授的計算,公斤收購價格提高5元,可能因此增加15億的財政支出。但平心而論,15億在整個政府財政支出可說微不足道。台灣每年向美國購買軍火的金額就達數千億,而去年度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報告更指出,台灣已付款、但美國迄今遲遲仍未交貨的武器軍火總額就高達6,172億元。武器保障的是台灣的國防安全,而稻米保障的則是台灣的糧食安全。相較之下,15億真的不是個事。況且若以人均負擔來看,等於全台2,300萬人平均每人增加6.5元的負擔而已。

其次,同樣以金額的概念出發,楊明憲又強調,公糧價格調漲,自助餐一碗飯可能會從現在的10元漲到15元。成本增加確實會導致售價的提高,這是基本的經濟學道理。但楊教授雖具理論實力,或許早已不清楚一般民眾購買自助餐時實際的消費行為。

眾所皆知,今年以來自助餐便當價格上漲許多。雞腿飯、排骨飯早已從原先的70、80元上漲到110、120元。此時若白飯價格增加5元,一般民眾顯然無感,甚至認為合情合理。再來,現今多數民眾去自助餐打飯、買便當時,時常要求老闆飯量減半,甚至只打菜不買飯。當多數人為了減肥節食的理由而不吃澱粉、減少飯量時,楊教授卻關心自助餐白飯的價格,而不細究食米消費量降低的源由?顯然已與現實脫離甚多。

其實自1980年代起,因為美國壓力致使台灣稻米出口受阻,進而導致台灣將近半個世紀來稻米生產供過於求的狀態。同樣的,由於台灣稻米無法有效地消費去化,公糧收購政策才成為台灣農業經濟問題的核心。因此,台灣米是否能有效地行銷國際?才是現階段的解決之道。

或許部分人士會認為,台灣米生產成本過高,不利國際競爭力。但以鄰近的日本為例,日本農業生產成本高於台灣,但自前首相安倍上任後採行「攻擊型農業」,努力看拓日本高價米的國際市場利基,日本稻米出口量因此順利成長,2017年日本米出口量為1.184萬公噸,至2022年時已成長至2.893萬公噸,短短五年間增加幅度達144%。換言之,即使貴為高價米,但只要市場定位得宜,政府輔導政策得當,台灣米還是有非常大的國際市場空間。

台灣公糧收購政策一直帶有強烈農民福利保障的色彩,保障糧食安全之時,同時也保障了稻農的基本收益。因此,若在價格與預算支出問題上津津計較,顯然有失偏頗,遺忘了其社會保障的面向。提高農民收入、保障農民權益,相信這是農業部官員與農經學者們所應共同追求的目標。

(作者為退休教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