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每位總統候選人都該讀的書:《誰製造了貧窮?》

釐清事實的真相

◎莊奕琦/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研究經濟發展一直是經濟學家的終極關懷,但其範疇包羅萬象,牽涉到社會、政治、教育等領域,因此也最具挑戰性。現代經濟成長理論強調外顯的投資(資本累積)與技術進步的重要性,但就發展的面向而言,實則更注重內顯的影響因素。本書從地理、文化、社會、政治等角度切入,旁徵博引古今中外實例,提出這些因素如何在交互作用下形成發展上的差異。結論是不同地區、族群和國家,並非具有一樣且公平的發展機會,因而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結果。本書引述真實世界的客觀事實來支持相關論述,並強烈批判當今主流社會在討論分配不公時的慷慨激揚論調,有多麽的不切實際與荒謬。

《誰製造了貧窮?》(三民書局提供)

由人類發展的歷史軌跡來看,不難發現地理位置越孤立封閉、資源越貧瘠的地區,越難有發展。但資源豐富的地區也不必然能發展起來,例如技術未成熟到足以開採資源,或需要其他地理因素,像是溫度、氣候、土壤、雨量等相互配合。

文化,則是人類為求生存而演變出來的制度,反映特定族群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創造財富需要具有某些文化先決條件,包括知識、教育、技能等人力資本的養成,具有這些條件的文化,即使面臨環境制約也比較容易突破限制、成功發展,這也說明為何某些族群,例如海外各地的華人或猶太人,在不同的地理環境或移民社會中,依然能有亮眼的成就。

我們常認為,種族之間或性別之間的經濟差異是源於「歧視」,但更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的價值觀所致,即經濟差異反映的乃是背後的生產力差異。因此,越能以開放的思維吸收外來文化,越有助於發展;反之,一味排斥外來文化的孤立文化,則限縮了發展的空間。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從家庭到社會,十分講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包括人口的組成與結構的不同,不同型態的社會自然會有不同的表現,但無論是種族、宗教、種姓或任何原因,人民都不應該被剝奪發展潛能的機會。確保和維持社會的流動性,將有助於社會的公平與穩定,也影響著國家的經濟命運。

至於特定政府所制定的特定政策,也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從部落、城邦乃至國家的形成,政治實體擁有分配社會資源的絕對權力,任何政治上的干預,也會顯著影響經濟發展的軌跡。例如市場經濟體制比計畫經濟體制有效率、開放貿易政策比保護主義更有發展機會,而全球化下的國際貿易秩序,藉由市場擴大能帶來規模經濟與專業化生產分工的好處。然而,種族議題與政治意識形態下的分化與衝突,卻埋下了發展不穩定的因子。

當談及發展的分配不均時,政治因素往往比地理、文化、社會等因素更具煽動力與說服力。例如,有一派主流論述認為,分配不均的原因來自於低所得族群長期被壓抑,以及高所得族群的特權效應所致,是社會的不公不義現象。本書作者則以人類的經驗實例來回應,以個人生涯收入的成長軌跡與世代人力資本的累積,說明常見的分配不均統計其實只是一種靜態描述,其真實結構應是動態的社會流動,只有少數人會持續停留在低下階層,尤其是那些寧可不工作、坐領補助或社會福利的人;大部分的人,事實上會隨著人力資本與經驗的累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爬升、流動至更高的所得階層。因此,將靜態的分配不均統計數字,視為政治因素導致的不公不義,顯然過於武斷,也昧於事實。

本書充分說明了可能影響經濟差異的各種原因,以及這些原因在交互作用後形成多元而複雜的結果,讓人耳目一新,發聾振聵。循著本書的脈絡,臺灣為一資源貧瘠的蕞爾小島,四百多年來,先後被荷蘭和西班牙占領下作為東西方貿易的轉口港、清末被英法聯軍逼迫開港通商、甲午戰爭後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臺灣因此開始對外貿易、不斷吸收外來的先進知識與技術。此外,隨鄭成功來臺解甲歸田的移民,以及因國共內戰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兩百萬移民,都豐富了臺灣的人力資本。接下來的土地改革、開放貿易與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的工業化政策,也讓臺灣掌握了發展的機會,奠定二戰後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

臺灣是一個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有原住民、早期移民與晚期移民;因早、晚期移民結構的不同,又再區分為本省人與外省人等。然而,國家認同的政治分化,卻侵蝕我們好不容易達成的經濟發展奇蹟。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由少數外省籍菁英掌權,本省籍菁英出於政治因素,容易強化本省人被壓迫、外省人享有特權的形象,每逢選舉就操作省籍意識的對決。對照本書的描述,弱勢族群的政客善於操作族群對立,以獲取政治資源,混淆成就與特權的區別,阻礙社會的融合與經濟的發展,讓人心有戚戚焉。

事實上,傳統刻苦耐勞的精神與重視教育投資的價值觀,讓臺灣在發展的過程中達到教育普及與生活改善的成果,已逐漸弭平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省籍差異,唯一還存在影響的因素便是「政治」。國家認同與兩岸統獨問題如鬼魅般揮之不去,卻忽略生產力的提升才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嚴重阻礙臺灣的長遠發展。族群的對立與文化的孤立,是野心勃勃的政治領袖取得政權最廉價的工具,歷史斑斑,殷鑑不遠。

本書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經濟差異背後反映的是生產力問題,而生產力又受到地理、文化、社會、政治之間的交互影響。雖然客觀環境易造成不平等的發展機會,但現代政府的政策務必確保人力資本累積的公平性,尤其是公平的受教育機會。解決之道需要人民理性思考的自覺,我們能做的是掌握生活機會扭轉契機,從而轉化不可能為可能,創造經濟奇蹟。而本書強調以「事前」和「事後」觀點來區分產出與生產力、成就與特權、惰性與歧視的不同,有助於釐清事實的真相,在人云亦云、資訊爆炸的時代,有如醍醐灌頂,值得我們深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