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哲人醫師說飲食》日本料理教科書(二)割主烹從 和食風物詩:風物詩讓和食成為無形世界文化遺產

洪建德

續上篇

和食調理具有風物詩的文化,我想在割烹談,比在料亭裡談,更能彰顯和食為何會成為世界遺產,所以我稱本部主題為「割主烹從 和食風物詩」。

文章開場談完「割主烹從」,現在談「風物詩」的起源商代,《詩經》在周禮以前,原來面目與旨趣,自然的,人文的,藝術的,但不是禮教的。

割主烹從風物詩,從東京銀座七丁目,本店割烹出的前菜,2月23日上河豚皮凍,就略知一二了。(圖:作者提供)

中原風物詩的開花 《四部叢刊初編》本《國語》:

晉語八 (晉)平公說新聲,師曠曰:「公室其將卑乎!君之明兆于衰矣。夫樂以開山川之風也,以耀德于廣遠也。風德以廣之,風山川以遠之,風物以聽之,修詩以詠之,修禮以節之。夫德廣遠而有時節,是以遠服而邇不遷。」

平公喜歡聽新音樂,師曠是一位儒家樂師與大臣,他訓誡平公說:「國家將衰敗了吧!就是您當君王所種的因果。音樂的目的是創作山川的美麗風情,以把王道傳播又廣又遠。歌頌王道來推廣,歌頌山川以遠傳,歌頌景物來悅耳,寫詩來詠頌,作禮來規範人的行為。因為王道又廣又遠,聲名有節,所以近悅不離,遠方的又來歸順。」

真的是把風物詩,這種自然不過的人文藝術,也要冠上儒家替王室效命的八股諍諫。 戰國時期,周秦之士多以新聲,或是作新樂,相對於「古樂」、周王朝的「德音」或「雅樂」,在鄭、衛、齊、宋的中原古典音樂,造成排擠。

這要說起周王室建國的方法,西伯昌臨死前,囑附周武王早圖克商。周武王暗中聯盟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趁機率領戰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進攻商國首都朝歌,在牧野會戰,血流漂杵滅商,篡位商國的天子大位。

不只在青銅器、發酵魚肉與畜肉、甲骨文字、典章制度等瓢竊自商國,連音樂(雅樂)、詩歌(詩經)也把商代文明抹滅。

《咸池》(黃帝樂)、《六莖》(顓頊樂)、《五英》(帝嚳樂)、《大章》(堯樂)、 《大韶》(舜樂)、《大夏》(禹樂)、《大濩》(湯樂)等所以個人以為,商王國文明遠早於周伯國,傳30代君王,主宰中原文化的中心,在646年當中,當然文明燦爛,並非「歷史」均爲周人禮家單方面說法,例如帝辛被醜化,生前周武王稱帝辛為商王受,篡位後被貶諡號商紂。 真實歷史則需要更多確證。雅樂與詩經都是在商代集大成的,不是儒家所說周武王在位的三年。

「新聲」 因其「淫於色,而害於德」,故被視為「亡國」、「亂世」、「政散」、「民流」的『縻麋之音』。 本來人間流言可畏,陰謀者就靠流言集結惡勢力,因為春秋初年兩件宗室內鬥事件,大傷國力,《左傳》稱「晉無公族」,眾王子都要遷出晉國。 直到晉靈公,卿大夫勢力才開始壯大,成公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平公15-16歲即位,身體不好,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

平公請來秦國名醫,也被說成好女色而身體敗壞,定公時六卿已經內亂自立,三家分晉事實已經發生。 所以後世儒家說晉平公喜愛新音樂,帶有荒淫好色,不好禮,不守周朝文明禮儀的貶抑成分。

但是我看來音樂發展本來就像水流,大家看德奧音樂在繼承義大利文藝復興後的韋瓦第後,每十年一個大轉變,任何不熟悉的耳朵都聽出來,這個作家與那個作家是同一時代,同一年代的作品。 所以「平公說新聲」,被說成平公德薄而聽濫,將使政移私家的推斷。可能平公是一位風流倜儻的文人,不是一位強勢的成功管理者。

晉平公詠頌山川水木,繼承商代人文藝術的風格,並賦予風物詩新生命,不做虛偽的禮家表面功德,就是商代風物詩在戰國時代再興的愛好者,所以我檢索查到,先秦唯一出現風物的故事。(待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